六大上市险企去年投资收益颇丰 众安在线(06060)赚得最快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03-28 14:30:49
在“保险姓保”政策规范下,上市险企以“续期拉动”的业务结构转型已初见成效。但与业务改善相比,险企去年积极把握蓝筹白马行情,其投资端普遍5%甚至高达7%的投资收益则更受市场关注。

本文来自于新快报。

普遍在5%以上,最高达7.7%

截至昨日,除了太平洋保险外,国内上市险企(中国平安(02318)、中国人寿(02628)、中国人保(01339)、中国太平(00966)、新华保险(01336)、众安在线(06060),下称“上市险企”)均已披露2017年年报。在“保险姓保”政策规范下,上市险企以“续期拉动”的业务结构转型已初见成效。但与业务改善相比,险企去年积极把握蓝筹白马行情,其投资端普遍5%甚至高达7%的投资收益则更受市场关注。

投资收益:国寿赚得最多,众安赚得最快

从收益规模上看,中国人寿去年以1290.21亿元的收益规模位居第一,高于中国平安的1261.50亿元,但其5.16%的总投资收益率稍低于中国平安的6%。其余四家险企,收益规模均在千亿以下。

其中,收益率接近6%的人保集团总投资收益为483.52亿元。收益率在5%上下的新华保险和太平集团,其投资收益规模分别为346.76亿元和216.47亿港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市首年亏损近10亿元的众安在线,投资收益率高达7.7%,其7.8亿元的总投资收益规模,比2016年大增6.80亿元。

优异的投资业绩背后,是险资对利率端和蓝筹白马行情的合理把握。中国平安指出,去年除了增配优质蓝筹龙头外,还得益于通过“港股通”加大港股配置。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立军直言,投资业绩向好主要得益于大类资产。“我们把握住利率提升窗口,加大了固收资产,特别是长久期债券、债权类资产的配置力度。”比如,2017年国寿债权型金融产品新增投资超过2000亿元,整体收益率为5.8%、平均期限约7年。

“险资来源于国民保费,本身就具有稳健投资特性。”某不具名的券商分析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险资除了投资股债基等标的外,还会投向国家政策性的大型周期项目。“险资体量大,且在投资专业性、信息透明度和敏感度上都具有优势。因此投资收益具有可持续性,一般不会出现大波动。”

结构调整:优化中长期业务,续期拉动模式基本成型

除了可观收益外,业务结构的明显优化则是年报的另一看点。比如,新华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92.94亿元,虽同比下滑2.9%,但在“调结构、发展期交业务”主动转型下,“续期拉动”的保费模式基本形成。

具体来看,新华保险去年续期保费为774.67亿元(同比增长19.4%),其总保费占比由2015年的53%上升至71%。在首年保费中,新华保险的期交业务为278.09亿元,占比由2015年底的32%提升至87%。其中,“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业务占首年期交的比例由60%提升至66%。结构优化之下,新华保险去年退保金减少23%,个寿业务13个月和25个月继续率则同比提升1.1%和4.2%。

而保费突破5000亿元的中国人寿,去年首年期交保费为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0.4%,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人民币660.03亿元,增速高达28.5%。另外,其规模为2881.06亿元的续期保费,增速也有28.9%。“2018年预计续期保费将接近3600亿元,增加700亿元。”中国人寿总裁林岱仁在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说。

众安在线的业务优化,则体现在退运险占比持续下降。其去年保费收入59.54亿元,同比增长74.71%。其中,生活消费生态板块以17.9亿元的保费收入占比30%,但其中的退货运费险保费收入12.25亿元,总保费占比则从2015年的56.9%下降到20.6%。同时,得益于“尊享e生”等热销健康险的保费贡献,其健康生态的保费收入为12亿元,同比增长410%。但由于高达133.10%的综合成本率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大幅增加等原因,众安在线去年亏损9.96亿元。

“上市险企结构转型有所见效,但继续压缩趸交规模、加快发展中长期业务,依然是未来业务发展趋势。”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综合金融发展背景下,回归混业监管是大势所趋,推动保险业稳定健康发展,依然是监管的主要目标。(编辑:张鹏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