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诚(02378)的新烦恼:“货少惜售”远超茅台,可无奈香港业务增速放缓

对于追求高股息的稳健投资者而言,保诚还是可以关注,只要你能抢到筹码。

英国保险业巨擘保诚(02378)于3月14日公布了2017年度靓丽业绩,虽然在港股市场,保诚的流通盘仅有0.51亿股,占总股本的1.97%,截至3月15日流通值也只有107亿港元,但其2017年35.2%的派息比率,加上累积32.78%的涨幅,基本与指涨幅一致,一年下来收益也还算不错。

从3月15日当天的股价表现来看,下午1:40分的一笔1000股约21万的单就能将涨幅由2.9%直接干上5.3%,“货少惜售”程度超过A股的茅台。

blob.png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截止3月15日收盘,保诚报价210.6港元,市盈率(TTM)为21.7,处于行业高位。因此,对于纠结还能不能买保诚的投资者来说,关键还是得分析其增长期前景。

分拆及出售资产并不能刺激H股价

保诚在公布2017年业绩的同时,还公布了两项重大举措,即分拆M&G Prudential于伦敦独立上市,在分拆完成后,股东将同时持有 Prudential plc 及 M&G Prudential的权益。保诚同时公布,为了配合向更具资本效率、降低风险的业务模式转型的策略,M&G Prudential宣布将其120亿英镑的股东年金组合出售予Rothesay Life。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保诚管理层于电话会议上强调,分拆与英国脱欧没有任何关系,分拆并不仅仅是为了削减成本,也是一个战略决定。一方面,分拆后可释放资本,为股东带来更大价值。其次,分拆后将形成两间独立上市公司,保诚专注亚洲、美国及非洲市场,而M&G Prudential则主力英国及欧洲发展。

受出售资产及分拆消息刺激,保诚伦敦股价于3月14日一度急升6.4%至1942.5便士(折合约212.8港元),创下2016年11月以来最大升幅。

鉴于保诚在香港市场的交投一向疲软,但分拆完成后,保诚释放更多资本后,或将进行回购股份及并购等动作,投资者可存有期待。

内涵价值增长,偿付能力充足

谈完财报前的小彩蛋,我们再来看看其业绩。2017年,因受亚洲业务组合的改善、英国销售额上升及美国税务改革的有利影响所推动,保诚新业务利润36.16亿英镑,按实际汇率同比升17%,按固定汇率同比上涨12%。

2017年公司实现欧洲内含价值股东资金447亿英镑,同比增长15%。同期,公司赚取自由盈余36.4亿英镑,同比增长2%。此外,公司偿付能力标准II资本盈余133亿欧元,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即偿付能力标准II覆盖率达到202%。

blob.png

尽管新业务利润呈现双位数增长,偿付能力充足,但智通财经APP注意到,2017年下半年增速放缓,截至2017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净利润15.1亿英镑,同比增长119.1%,相当于上半年就赚取了全年利润的63.2%,按道理一般下半年的业绩比上半年好,因为下半年结算都会冲业绩。

亚洲新业务领跑,香港增速存隐忧

新业务表现强悍,但智通财经APP观察到,其亚洲市场仍然为保诚盈利增长的火车头。集团执总裁Mike Wells表示,亚洲区保险市场潜力达35万亿英镑。集团现金汇款增至17.88亿英镑,其中亚洲为最大的贡献来源,其现金汇款达6.45亿英镑。

2017年,保诚继续在亚洲发展能力、扩大业务规模及提高产品质素,亚洲寿险业务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溢利增长15%、新业务利润增长12%,而瀚亚管理资产增长18%,期内赚取相关自由盈余10.78亿英镑,占全年自由盈余的29.6%。

但根据香港保监局公布最新的数据显示,保诚在香港地区的业务增长有放缓的迹象。

香港保监局3月12日公布的香港保险业全年数据,按照2017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计算,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3%,较2016年的95%有所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汇丰人寿,三家公司约占据市场一半的份额(49.6%),但是保诚在个人新单业务方面的收入增速同比增速为-27%,市场份额也较友邦(01299)落后许多。

blob.png

此外,按照2017年长期个人有效业务(新单业务+续期业务)保费收入来看,个人有效业务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3.5%,收入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友邦、保诚与国寿海外,三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52.0%),但发现,保诚同比增速为11.6%,远不及友邦及宏利人寿。

blob.png

另外,智通财经APP查询到,2017年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持续下降,期内内地访客新单保费508亿港元,同比下降30.1%,占香港个人寿险业务总新造保费的32.6%,较2016年全年的39.3%有明显下降。

鉴于亚洲区保诚大多是在香港,虽说2017年的香港保险业务增量放缓主要是内地居民保单下半年下滑,但相对其他港险公司,过去一年保诚在香港的市场份额是被蚕食的。

除了内地保单下降,导致保诚市场份额削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则为渠道分销策略。

下表可以看出,代理渠道中,友邦、保诚和宏利三家公司的业务量明显较高,保诚代理渠道的保费量占到整体保费量的78.5%,但其经纪业务占比太少,而友邦的占比远高于其他公司;此外,银行渠道中,以汇丰、国寿海外、中银和恒生为主。

blob.png

保诚管理层在对未来展望中提到,公司在不断丰富产品系列及提升产品质素的同时,将发展多渠道分销平台,以确保产品能够接触尽可能多的客户,并提升自身营运能力,如运用数码科技领域的创新理念。

总之,对于港股投资者来看,低流通高股价的保诚较成交量活跃的友邦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奇葩”的存在,目前其动态市盈率估值达到21.7倍,高于友邦的17倍。此外,友邦股价走势过去一年一直是跑赢恒指,而保诚几乎与恒指一致。

当然,对于追求高股息的稳健投资者而言,保诚还是可以关注,只要你能抢到筹码,毕竟保诚的股票持有者以机构投资者、富豪居多,连李嘉诚也都在重仓保诚。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