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亏回十年前,联想(00992)还能“联想”吗?

作者: 智通编选 2018-03-13 20:35:25
如今的联想集团,除了销量徘徊不前的传统PC(个人电脑)业务和“掉队”的手机业务,未来还能让人“联想”什么?

本文选自搜狐专栏笔者,作者兰琳,本文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观点。

如今的联想集团,除了销量徘徊不前的传统PC(个人电脑)业务和“掉队”的手机业务,未来还能让人“联想”什么?

2月初,联想集团发布2017/2018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9个月,联想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亏损2.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7亿元),上一财年同期则盈利4.2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13亿元)。

在2017/2018财年第三季度,联想集团收入同比上升 6%至 129 亿美元,录得 3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财报显示,此番增长主要源于个人计算机业务收入增长高于市场水平,盈利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2月10日联想两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发表公开演讲,肯定了联想眼下的业绩,并将业绩归因于其2016年提出的“三波战略”。

杨元庆认为,个人电脑领域是联想“碗里的饭”,只有碗里的饭富足了,才能保证联想的存活;其次是手机业务,只要占领一部分市场份额,就能保证联想的未来;新型的智能设备和“设备+云”的模式,则是联想未来的重点。

在杨元庆看来,只有三波齐头并进,才能保证联想在未来站稳脚跟、占领最大的市场份额。

但现实情况是,在国内消费者中,联想品牌越发弱势,占集团70%营收的PC电脑业务,出货量5年来增长有限,占据4年的全球出货量第一位置也于去年被惠普取代;曾被寄予厚望的手机业务,也不复往日“荣光”,远远落后华为、小米,仅靠收购的摩托摩拉在海外支撑。

在年会上,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也在演讲时说,“到了今天,毋庸置疑,联想集团面临着严峻的、尖锐的挑战。”

走弱的“联想品牌”

3月4日,笔者走访联想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苏宁易购的线下展柜,相对于旁边人声鼎沸的苹果、华为、OV(OPPO、vivo)、三星等品牌的柜台,联想的个人电脑和手机展柜前比较冷清,几乎没有销售人员上前服务。

“现在个人买PC的话,还是喜欢苹果本。”正在苏宁易购挑选新机的刘先生说。对于联想品牌电脑,刘先生表示,除了自己办公时用的是公司统一配置的“ThinkPad”之外,对联想的其他产品线几乎没有印象。

“ThinkPad没有什么好不好用,平时也就用用Excel、Word这些,是个电脑就行。”刘先生说,“ThinkPad有点太笨重”。

联想手机的线下销售状况如何?

3月4日下午,笔者在朝阳大悦城里看到,被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品牌手机展区中只有两个展台,上面摆放着3款手机产品和零星几台相机、音响产品。笔者注意到,整个展区没有顾客和工作人员。

“早在去年春节,联想研发的人就说,除了做运营商的定制机,自有品牌已经不做了。”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笔者表示。

这也与联想移动近两年的动态相印证。在过去的2017年,联想几乎没有品牌新动向,仅在年底发布了一款名为“k320t”的百元机品牌,仅在联想官网、京东等少数线上平台有售。

千元机方面,2016年10月联想P2上市,该款手机被业内称为联想自有手机品牌最后的“火种”。这距今也已有近一年半的时间。

目前,联想官网仅有k320t一款“Lenovo”品牌手机在售;另外在销售的有几款摩托罗拉手机。

“最近部分联想手机在抬头,但动作小,预计不会有太大水花。” 孙燕飚表示。

2月28日,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移动高管常程曾在微博发布联想新机预告,而后笔者辗转联系到常程。

当问及联想新机发布情况和联想移动未来战略等话题时,常程仅回复“(见)发布会”。

联想手机的人气,在其官方微博上也可见一斑。在微博上,联想手机官微粉丝量在150万,小米手机官微粉丝量达到1700万,而OPPO、vivo分别在2000万、3600万左右。

参与度上,联想手机官微转发、评论量多数在两位数。3月7日,联想手机官微转发了其副总裁常程关于3月20日联想手机新品发布的微博,转发、评论只有二三十条。

相比之下,小米、OPPO、vivo官微的日常转发、评论则活跃得多,评论、转发多在千条以上。

联想“失去的五年”

联想不是一夜之间“掉队”的。2008年到2013年,实际上是联想的“复兴之路”。

受累于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联想当年经历断崖式下跌。据联想集团2008/2009财年财报显示,集团当年股东应占净利润亏损2.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较上一财年减少近7亿美元。

image.png

(联想2008/2009财年财报节选)

联想从2008年的泥沼中爬出来,只用了一个财年。当年,已经退居二线的柳传志重新出山,担任联想集团董事长。

财报显示,联想于2009/2010财年扭亏为盈。此后四年间,联想的营收和净利润均节节攀升,2010到2013财年,联想集团权益持有人溢利分别为2.73亿美元、4.73亿美元、6.35亿美元和8.17亿美元。

相关研报称,联想在此期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联想集团主营PC业务的扩张和提升。

2013/2014财年,联想正式击败惠普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厂商,并将其成就写在财报正文的第一页。

image.png

(联想集团2009至2013财年的财务表现)

与此同时,联想的手机业务也迎来了“辉煌期”。

手机行业资深专家吴森(应采访要求化名)评论称,“联想几乎是国内第一个踩上移动行业风口的科技企业。

自2010年联想正式发布乐phone手机起,联想进军移动产业似乎迎来了蜜月期。”

2011年,联想集团成立MIDH(移动互联及数字家庭集团),随即在运营商市场和开放市场发力。2013年,MIDH业务在集团业务占比从两年前的2%提升至15%,智能手机销量位列中国市场第二位,在全球则是第四大智能手机厂商。

这一时期,也是国内智能手机“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华酷联”横空出世,小米、魅族、乐视等互联网品牌手机也“纷至沓来”。

辉煌之后,拐点到来。

2014财年,联想集团权益持有人溢利为8.28亿美元,增长率从上一财年的2.87%缩水到1.47%。

2015财年,联想集团再度陷入1.28亿美元的净利润亏损之中。

从具体业务的营收贡献来看,联想集团近五年的增长迟滞,主要与国内移动业务不景气直接相关。

梳理联想手机近5年的营收情况,可以发现联想移动集团的营收能力基本呈现初期短暂上升,后期逐年下滑的状态。

2013/2014财年,联想手机全球销量5000万台,销售额为56.57亿美元;之后两个财年,联想手机销售额分别为91.42亿美元与97.79亿美元,但销量从2014财年的7600万台下降至2015财年的6600万台,并在2015财年录得亏损4.69亿美元。

进入2016财年,联想手机销量仅进账77.07亿美元,亏损扩大至5.66亿美元。

移动业务拖累下,截至2017年12月31日止9个月,联想集团权益人应占溢利亏损2.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07亿元)。这一亏损额,已经接近联想最为困难的2008年净利润亏损额。

PC是“天灾”,手机是“人祸”

通过观察联想集团的财报不难发现,联想近五年来的发展路径,基本是以PC和移动两大业务为核心展开的。

其中,PC业务占集团收入比例五年来平均占比高达70%、移动业务则占据约16%。

虽然两类业务在各地区发展状况略有不同,但基本保持着PC业务稳步增长,移动业务不温不火的状态,联想的财务数据处于被两大业务联合驱动的状态。

而联想近十年取得的营收成就,主要得益于其在PC业务板块的霸主地位。

联想2017/2018财年三季报显示,集团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同比上升 8%至 9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6.84亿元),占集团整体收入72%。其中,中国市场的市占率为40.1%,位列第一。

出货量数据,更为真实的反映了联想PC业务的状况。而2013/2014财年联想财报显示,联想当年个人电脑全球销量高达5500万台。

全球知名数据公司Gartner和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四季度,联想个人电脑全球出货量1570万台,同比4年前2013年四季度的1527万台,仅增长约73万台,涨幅不足5%。

而在2017年,联想PC业务遭到了惠普的抢食。Gartner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联想的PC出货总量依然为第一,1237.7万台达到了市场份额为19.9%。

惠普则以1211.8万台的出货量和 19.5% 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且同比增速为 6.5%,高于联想的 1.2%。

到了2017年第二季度,IDC和Gartner的数据同时显示,惠普超过联想重新成为全球最大的PC制造商。IDC和Gartner公布的2017年全球PC市场销量报告再度显示,惠普成为了2017年PC市场销量第一的厂商,联想在榜单上曾连续4年第一。

从IDC公布的2017年全球PC市场销量报告也能看出,若以自然年为统计时间,联想2016年PC出货量为5551.7万台,2017年则为5485.7万台,出货量同比小幅下降1.19%。

image.png

(IDC公布的2017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

“早在8年前,PC行业就不太行了。”针对联想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科技行业分析人士梁钦说道。

全球知名数据公司Gartner亦于年初发布报告称,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下降2.0%,至7160万台,标志着PC出货量的第13个季度下滑。

2017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总计2.625亿台,较2016年减少2.8%,全球个人电脑市场或将持续萎缩。

梁钦解释称,PC产业是一个发展成熟的透明市场,难以呈现大跨度增长,联想PC的发展不可持续。且行业目前呈现“二八”态势,头部企业集中,整体市场不活跃,毛利也很低。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PC的平均毛利率仅为4%到6%,“联想能达到10%,还算行业内比较高的”。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业务,是从国内手机厂商Top5跌落的联想移动业务。关于联想手机的陨落,业内众说纷纭。

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将手机业务扩展至全球60多个市场,然在国内的销量排行中却不见踪影;2015年,联想智能手机总销量较上年减少1000万部,财报显示主要受制于中国市场的颓势。

2016财年,联想智能手机全球销量同比下跌22%。截至2017年/2018年三季度,移动业务团队只交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季度内收入和销量继续录得同比下跌”的答卷。

孙燕飚认为,联想手机溃败的导火索是2014年的运营商摊销。“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的形成得益于运营商对定制机的补贴,但这本身就是饮鸩止渴。补贴就像鸦片,吸进去一时爽,吸多了就要完。”

据孙燕飚介绍,当时全国运营商有两亿库存,其中一半是“中华酷联”在摊销。“当时每台手机平均亏损300到400元,而且一摊就摊几年时间。”

这场摊销行为中,四家厂商均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华为因为及时完成了中高端机型的转型,损失相对较小。

“当然,联想(手机)之死的根源还是在于‘贸工技’的传统,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老掉牙了。”孙燕飚解释称,“贸工技”简单来讲是一种强调流通性且“什么好卖卖什么”的传统零售策略,运用在手机中强调单机利润,而现在早已是“单客利润”的时代。

“所有最终瓦解的公司几乎都源于产品的失败。如果产品有问题,那么什么都会出问题。” 吴森说道,“联想的大企业病越来越严重了”

以联想自研品牌Zuk为例。2015年,联想开发出对标小米互联网模式的品牌Zuk,操盘手是研发经理出身的常程。

Zuk推出的“Z1、Z2”系列曾获得过业内外的诸多赞誉,销量远超以前的联想手机。其中“Z2”更是被业内人士赋予“性价比之王”的称号。但整体销量比华为、小米等同规格产品尚无显著优势。

“Zuk是一种‘卡位’,一开始很有希望,但后来最大的毛病就是‘反复’。”吴森提到,Zuk最初由联想内部的创新工场孵化,和联想本没有关系。然而联想集团在zuk尚未成熟时就迫不及待的将其并入自身体系。

“一边是勃勃生机的创业团队,一边是按部就班的老牌大企业,并入之后,就像将A型血和B型血型强制融合,后果无非是互相排斥。” 吴森说。

在吴森看来,联想手机始终存在融合问题,融合的根源无外乎是“折腾”。“人员的折腾造成的战略随意性,从而牵连到业务的开展。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天灾’是‘人祸’”吴森称。

2013至2016财年,联想移动集团总裁就换了三位,分别是刘军,陈旭东和乔健。而在2017年,联想又宣布重新召回刘军负责移动业务。同时回归的还有Zuk的创始人常程。

联想的后半生

在业内人士看来,PC产业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向“夕阳化”,一直没有起色的手机业务反倒成为联想主营业务中可期待的部分。

在孙燕飚看来,以摩托罗拉为冲锋队、专事中低端定制机的联想并不需要产品跨级别运作,只要维持住自己在定制机方面的地位就算是“成功”。

“联想的定位就是应该和运营商合作,不要去碰中高端机了。”孙燕飚认为,中低端手机才是联想的特长,讲究的是成本控制的能力,存在的意义是为联想带来切实的利润。

而在收购摩托罗拉后,海外市场成为联想手机可以发力的主战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2017三季度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排名,摩托罗拉位列第五位。此外,在拉丁美洲、非洲、东南亚国家,摩托罗拉出货量均位居前列。

image.png

(美国市场手机品牌市占率)

联想2017/2018财年三季度报显示,以Moto G 和 Moto 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于北美销量同比上升 36%,录得美洲区的除税前溢利为 2600 万美元;西欧地区,Moto手机亦录得季比季增长。

“国内很多手机厂商现在基本都还进不去美国市场,所以足见联想的战略超前。”吴森指出,“为什么要买摩托罗拉?因为中国品牌一出国,就会受阻。收了海外品牌的专利就等于有了交叉授权。所以现在中国企业普遍看好外企专利。”

至于中国,或许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份额留给联想。“2017年是中国4G收官之年,运营商的补贴力度在不断减小。以定制机为主的摩托罗拉勉强维持市占率不掉就不错了,至少在中国已经不会再回升。”

在手机产品方面尴尬了很久的联想,留给外界的想象空间,还剩下众多科技公司都在“使劲儿”的人工智能。

2017年4月份,杨元庆透露,联想将在未来4年投资12亿美元研发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

2017年7月份,联想在上海召开的TechWorld创新大会上,首度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在会上,杨元庆提出联想要成为“由AI(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

2018年2月10日,杨元庆在联想年会上的演讲中再度提及人工智能。杨元庆称,接下来集团将围绕智能三要素“数据、计算力、算法”全面发力,充分利用商业IoT和大数据平台,致力于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

今年两会期间,杨元庆再次提出四项与人工智能、行业智能有关的建议。

笔者注意到,截至目前为止,联想尚未发布与人工智能相关度的产品。

在联想2017/2018三季报中,联想也仅是提及旗下新成立的联想创投通过投资建立集团的创新能力,其中包括人工智能领域。

孙燕飚直言,AI对联想来说就是一个“故事”,而联想作为“高科技公司”恰好需要这个故事。

“今天的联想,不再是一个高增长的公司,而是一个国际化的上市公司。它需要的是职业化的行为,即通过稳定的业务维持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而不是用业务和营收的冒险去实现个人追求。”

根据联想控股发布的2017年中报业绩显示,其持股31.48%的联想集团贡献收入1.36亿元,占总收入比例高达95%,然而净利润贡献仅为1600万,占净利润总额比1.53%。更多的净利润贡献,显然来自联想在金融、科技、消费等领域的动态布局。

image.png

(联想控股2017中报)

孙燕飚认为,国内目前严格意义上能直接对标联想集团的公司还没有出现。在他看来,作为上市公司,联想当务之急是维持住自己每年有营收的局面,和对投资者有长远交代的体面,“只要活着,就是胜利。”

免责声明:智通财经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编辑:姜禹)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