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京沪房贷政策齐调整 期待销售量升价稳

当前四大一线城市宽松政策均已落地,若后续成交热度上升将助力房价企稳,改善市场的观望情绪,对于房企的销售去化有边际改善效应。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金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继广深先行放松后,京沪出台需求端支持政策,当前四大一线城市宽松政策均已落地,若后续成交热度上升将助力房价企稳,改善市场的观望情绪,对于房企的销售去化有边际改善效应。在限制性政策逐步放松的同时,保障房的配套措施或将落地,建设有望提速,进而加速行业K型分化。重点推荐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主打改善型产品的头部优质央国企。

相关标的:建发国际集团(01908)、越秀地产(00123)、华发股份(600325.SH)、华润置地(01109)、招商蛇口(001979.SZ)等。

事件:12月14日,北京、上海贯彻落实此前政治局会议精神及《关于调整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通知》的指导,结合本地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先后调整普通住房标准并优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本次京沪新政均放宽了普通住房认定标准、下调了首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且北京延长了个人住房贷款年限,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国金证券点评如下:

当前京沪楼市亦表现承压,亟待宽松政策支持。

销售承压:截至12月13日,今年北京新房累计成交面积1095.5万方,同比+1.9%;上海新房累计成交面积1774.2万方,同比+3.8%,尽管累计同比正增长,但5、6月以来高频数据持续承压,同比增幅逐渐收窄。价格下跌:4-10月期间上海二手房价有6个月环比下跌,北京二手房价有4个月环比下跌。此外,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深圳已在9-11月期间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例如广州解除外围限购、深圳放宽普宅标准、降低首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及房贷利率等,具有信号意义。因此之前尚未落地宽松政策的北京、上海出台需求端支持政策正当其时。正如我们在今年6月以来外发的多篇报告中多次强调的(例如《深圳释放一线放松信号,金融支持地产再迎利好》等),一线城市有望在放松普宅认定标准、降低一二套房首付比例等方面进行松绑。

新政出台有望促进成交,助力房价企稳,稳定市场预期。

本次新政:①在降首付比例方面,京沪的首付比例均不再与普宅认定相挂钩,京沪首套房的首付比例有此前的35%-40%统一降至30%,二套房的首付比例降至核心区50%、外围40%。②在降房贷利率方面,基于11月五年期以上LPR为4.2%,北京首套利率由原来4.75%降至4.2%-4.3%,二套利率由原来5.25%降至4.75%-4.8%;上海首套利率由原来4.55%降至4.1%,二套利率由原来5.25%降至4.4%-4.5%。

③在放宽普宅标准方面,京沪单套建筑面积限制上升至144平及以下(原为140平及以下),且上海取消价格标准,北京大幅提高各环线的单价标准并取消总价限制。④在延长房贷年限方面,北京个人最长住房贷款年限由此前的25年增加至30年。本次京沪新政能够有效地降低居民购买首二套住房的资金门槛、房贷支出及税费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当前楼市较为低迷的环境下,助力提升成交活跃度及信心。如果后续成交能够持续改善,将有利于房价的企稳修复。而北上作为全国楼市风向标,如果后续房价企稳,将对稳定全国房价的预期有一定的正向作用。

一线城市的保障房体系或有配套完善措施落地,建设有望提速。

当前中国房地产“保障房+商品房”双轨制的新发展模式已基本确立,在对于商品住宅逐步放松限制的同时,预计保障房体系的筹措来源、资金支持等将逐步完善,体系内共有产权房、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等的标准(品质、价格、申请门槛等)也将进一步确立,保障房建设进度有望加速。2023年12月7日上海市房管局表示,全市已推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222幅,计划供应量25.4万套房源,总投资2834亿元。截至目前,开工188个项目,涉及21.3万套房源,目前全市投运的保租房出租率平均达到74%。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宽松政策对市场提振不佳;多家房企出现债务违约。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