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基地24年投资策略:投资寄望三大工程 运营贡献稳健回报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11-22 09:58:52
把握周期性的投资机会。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展望2024年,预计财政将积极发力基建,明年基建投资将持续实现稳增长,“三大工程”则有望边际托底由过去两年高线化开发所带来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压力。建议2024年在基础设施和现代服务领域关注三条主线:1)稳定现金流流入、盈利稳定性提升、具备现金属性的基础设施资产或运营方。2)房地产行业信用修复、产业链格局优化的投资主题。3)政策优化、经济周期复苏带来的周期性行业投资机会。

▍中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财政积极发力基建,三大工程托底房建。

2024年,预计财政积极发力基建。政府释放增量资金,有望助力 2024年基建投资维持稳定。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趋缓,而在四季度剩余政府债及明年在提前批政府债+特别国债增量综合发力下,预计明年基建投资将持续实现稳增长。“三大工程”可能对房建投资边际托底,但房地产投资压力依然不小。预计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和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2024年房地产投资,特别是开工端起到正面托底效果。

此外,地产销售基本面的政策作用正在累积,预计在2024年由量变转为质变,能够稳住房地产销售额和房价。但房地产行业自2022年以来的高线化趋势可能导致商品房建设面积下降,对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和竣工面积造成明显负向影响。

整体而言,预计2023/202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2%/8.8%,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增长-3.3%/5.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8.0%/-7.9%。

房地产信用修复,关注产业链格局优化投资主题。

预计房地产产业链的信用修复是2024年的主旋律,被严重破坏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也将开始修复。当然,即便对那些涉险过关的企业而言,其业绩也可能低于预期。产业链的投资主题应该是寻找竞争格局变化的受益者。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时间已经站在开发主体这边,未债务重组企业长短债务的历史成本较低,企业也通过增量拿地优化资产质量。判断经营良好、基本面稳健的企业,有能力如期偿还各期债务,摆脱信用困境并进入新的发展通道。

对于房地产下游建材企业而言,消费建材公司渠道下沉及多元化业务等推动经营质量改善的举措已见成效,玻璃、水泥已基本处于周期底部,供给端逐步迎来优化。

运营决定价值,优选现金流资产。

稳定现金流流入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特点,运营性基础设施的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的稳定性和增长性,基础设施持有运营平台则还取决于其新获资产的能力和公司治理的质量。

经营类基础设施中,电力领域预计2024年需求温和增长、电源结构不断优化,预计火电市场电价溢价水平或有所收窄、盈利稳定性上升,水电则在装机及来水正常化的帮助下可能录得较好的业绩增长;高速公路亦有望迎来公路运输结构变化带来的车流量强劲增长,稳定现金流和高分红龙头防御价值凸显。

产权类基础设施中,消费类基础设施REITs即将上市,基本面也有复苏迹象;物流仓储、产业园区等资产则面临短期需求复苏较慢的阵痛,但局部供给偏少的区域以及优质运营商旗下的资产预计能够在2024年体现较好韧性。

此外,物业服务行业中的主流企业预计将不断优化公司治理,重建市场形象,头部企业可能通过进一步提升分红和加大回购来增厚股东回报,抗周期特征和稳定的盈利能力亦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流表现。

把握周期性的投资机会。

政策的优化、经济的周期性复苏将带来一些周期性行业的投资机会。航空和机场有望实现周期复苏,预计2024年航空国际线和国内线将迎来共振,进入繁荣周期,龙头航司经营困境有望迎来翻转;机场国际流量亦有望陆续恢复,免税业务可能不断回暖。液货运输亦有望迎来上行周期,外贸原油国内需求增长叠加全球需求结构调整带来需求增长,预计未来两年供需增速缺口有望持续;危化运输关注下游需求恢复情况,头部份额分化赋能龙头竞争力不断提升。玻纤行业产能明显出清,下游需求好转下后续竞争格局有望明显优化。

风险因素:

财政投入力度不及预期,基建工作量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压力较大,相关行业的下行风险,以及经营类和产权类基础设施的运营风险。房价进一步下跌,政策效果不达预期的风险。信用修复低于预期,企业再融资渠道枯竭,影响房地产及产业链企业的风险。出行链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