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证券:集采影响已经边际减小 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医药板块处于近十年估值和情绪相对低位,可适度乐观看待当前板块所处位置,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莞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本次集采整体的竞争程度较为充分,平均降幅在预期之内,2018年以来,国家医保局已组织开展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纳入374种药品,平均降幅超50%,市场对于集采预期已经较为充分,集采影响已经边际减小。目前医药板块处于近十年估值和情绪相对低位,可适度乐观看待当前板块所处位置,后续建议关注创新药等板块的结构性机会。

事件:2023年11月6日,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在上海市奉贤区解放东路开标,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示》。

东莞证券点评如下:

本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本次集采有262家企业的382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205家企业的266个产品最终获得拟中选资格,其中包括200家国内药企的260个产品,5家国际药企的6个产品(包括1个原研药和5个进口仿制药),投标企业拟中选比例约78%。本次集采涉及的42个品种中,除左炔诺孕酮片流标外,有41个品种集采成功,平均每个品种有6.5家企业中选,供应多元化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本次集采的竞争程度较为激烈,平均降幅为58%。注射剂带量采购依然是第九批国采重点,乌拉地尔注射剂、阿昔洛韦注射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剂等均在名单中,本次集采注射剂占比约50%,因为注射剂主要市场是院内市场,因此此次注射剂药企参与意愿较高,整体竞争程度较为充分,不少注射剂产品的降幅超过90%。本次集采整体平均降幅为5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182亿元。

本次集采纳入部分急短缺药。本次集采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用于抢救休克的多巴胺注射剂、用于催产的缩宫素注射剂等5种短缺药品和急抢救药品,通过“带量”采购方式稳定企业预期,实现保障供应与合理降价的多元目标平衡。

风险提示:集采中标后供应不及预期风险,集采后续续约不及预期风险等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