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关于港股市场的最新研报及观点。
短期重视税改与通胀预期带来的扰动,中长期关注“朱格拉周期”与经济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机遇。
我们认为碳中和下,有色存在“加减”投资机会,其中“减”是电解铝减排带来机会,而“加”法投资机会来自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相关金属需求增加的机会。
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急转弯”或者“过早转弯”的担忧,尚无必要。后续,在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判断上,我们建议关注三大因素:疫苗、就业和通胀。
随着政策端和车企端的加力以及私人消费的不断挖掘,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的渗透正迎来新一轮提速,行业景气高企。
钢铁行业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将带来一系列投资机会。建议关注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及垃圾发电、生物柴油等生物质能源产业链。
未来仍需持续关注美国通胀走高的节奏,并警惕资本市场可能经历的波动。
商品“超级周期”未至,或有四方面限制:需求侧的边界,供给侧的弹性,美元的变数,“绿色泡沫”的风险。
三句话总结对未来美元走势的判断: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和“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近期美国就业恢复整体仍然偏慢,即使2月非农数据好于预期。这一定程度上与美国大力度的财政补贴有关,“慢就业”最终带来的经济问题可能是“快通胀”。
本文将通过回溯过去30年几轮有代表性的美债快速上行时期的市场表现,寻求后续市场跟踪的估值锚。
在3月全球资产中,我们首先推荐工业相关的大宗商品,股票也有较好的配置价值,但债券与贵金属需要回避。
大类资产上,作为实体资产的大宗商品是最为受益的,股优于债的格局仍将延续。
虽然近期市场层面体现出较强的通胀预期,但是2021年全球通胀水平过快走高是小概率事件,全球通胀水平走势大概率呈现“耐克型”。
目前阶段,更看好兼具造血能力和融资能力的车企。
当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愈发明朗,但市场的担忧也开始显现。
北京时间1月26日,港股恒生指数下跌2.55%,部分南下热门标的跌幅较深,引发市场关注。
“港股牛”第一阶段的价值股补涨预计仍将延续,且科技成长股的强势有望继续。
尽管我们并不看好黄金在2021年的表现,但是放长时间看,我们认为黄金仍将在“长牛”之中,黄金下行可能并不会持续太久。
乘用车已低迷三年,预测2021年乘用车同比增长7.2%,汽车销量同比增3.5%至2609万台,新能源车同比增50%达180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