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东洋(SZ.002086)的重整拉锯战,看多方利益的激烈博弈

作者: 智通财经 2023-08-10 16:02:11
而股市也是这么一个充满着“不要浪费每次危机”的市场。这一点我们亦可从最近忙于推进重整进程的*ST东洋(SZ.002086)的动作中窥出——虽然福祸相依,但危机中亦存有新的转机。

关于对“危机”的思考,丘吉尔曾说过:“一场危机会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启”。

而股市也是这么一个充满着“不要浪费每次危机”的市场。这一点我们亦可从最近忙于推进重整进程的*ST东洋(SZ.002086)的动作中窥出——虽然福祸相依,但危机中亦存有新的转机。

7月13日,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有投资者向*ST东洋发出了疑问——公司的重整进度为什么这么慢?公司对重整成功有没有信心?对于这个问题,*ST东洋回答是,“公司目前处于预重整阶段,预重整二债会和出资人组会议均已通过”。

事实上,*ST东洋回答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内里饱含了不易和阻碍。

2022年8月,由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缺乏清偿能力,*ST东洋被债权人烟台市春达工贸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预重整。同年9月,*ST东洋进入预重整程序。

不过,该公司的推进重整之路并不顺利。仅就2022年4月至今,在公司召开的多次董事会上,就遭到了多达9次来自单一最大股东湖南优禾推荐的董事柴俊林的反对。*ST东洋的出资人组会议和2022年股东大会虽未公告投票细节,但通过细阅两次大会的决议公告,不难分析出湖南优禾均投了反对票。由此,推进重整至今,*ST东洋可谓是每一步前行都需要克服重重阻碍。

对于一家业绩承压、债务高企、股价不到3元且自最高点回落87%的水产养殖股来说,重整对于公司自身发展和二级市场的中小股东们无异于一次“重生”机会,背后孕育着新的发展机会。

然而,该公司的重整计划却遭到了单一最大股东一而再,再而三地阻拦,其究竟是识别不出重整带来的重生意义,还是另有谋划?这无疑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重整”=“涅槃重生”

*ST东洋全称为“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于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水产养殖股。

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为海洋牧场生态养殖、水产品加工出口及精深加工、大健康产业,保税物流、休闲渔业等,主营水产品种类则包括海参养殖和名贵鱼养殖等,业务触角遍及国内以及日本、韩国、美国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水产品养殖企业多以分散的个体经营模式为主,规模化的大型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不过,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技术化要求不断升高,水产品行业的集约化程度也有所提升。依据企业的注册资本进行划分,*ST东洋位列第一梯队,注册资本超过了5亿元人民币,在水产行业还是存有一定的“硬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家位列第一梯队的老牌水产养殖股,*ST东洋的业绩和股价也并非一开始就“不忍直视”。

业绩方面,上市至2017年,这些年该公司的业绩还处于稳步上行的增长通道——据choice数据显示,该公司2017年达到业绩的巅峰期,实现营收7.79亿元,同比增长10.29%,实现净利润为1.21亿元,同比增长61.91%。

而自2018年开始,该公司业绩就开始步入了下滑通道。2018年至2022年,该公司录得净亏损分别为7.94亿元、10.32亿元、3.09亿元、10.03亿元、15.73亿元,从当初的“东方海洋”一步一步演变成“ST东洋”和“*ST东洋”。

股价方面,*ST东洋也曾有过辉煌时刻。2006年至2015年期间,其股价还呈现的是震荡上行的状态,并于2015年6月30日录到最高价19.43元。而后,其股价便开始不断下行,截至目前仅2.6元,较最高价回落约87%。

从上面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了一家企业从辉煌走向没落的过程,其中原因或是“人为”,或是“天时”,亦或是“地利”。

不过,我们亦可以清楚地看到,*ST东洋作为水产养殖行业的第一梯队企业,还是具有较高价值的实体性资产和权益性资产,想要东山再起并非是夸夸其谈的事。

具体而言,*ST东洋为高新技术企业,在所属发展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实力。公司目前已通过欧盟卫生注册等十多项体系认证,拥有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科研设施和创新能力均达到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在海带保种、育种和苗种繁育、海带全基因组测序、海洋牧场建设、海钓旅游服务、大西洋鲑鱼及其它名贵鱼类工业化养殖等方面分别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

另外,在精准医学市场的产业布局中,公司研发的第六代HIV-1试剂和HTLV-I/II试剂的测试技术处于国际地位,分别获得美国FDA认证和加拿大卫生部批文,并已提交了PCT专利申请。

对于*ST东洋来说,其差的是一个“涅槃重生”的机会,而重整无疑是一个这样的机会。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可知,破产重整是企业破产法新引入的一项制度,是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

从结果上来看,破产重整成功后,上市公司的大部分债务将被完全或大部分免除,相关不利因素基本可以出清,上市公司可以实现新生,公司股价也将节节攀高,大股东股权价值数倍涨幅轻松实现。

总结来说,破产重整不仅能够保证上市公司的营运价值,还能维护债权人、员工、广大中小股民的合法权益,对于想要重获新生的企业来说不失为“一石多鸟”之举。

湖南优禾=重整路上“拦路石”?

从*ST东洋的股吧评论来看,对于该公司的重整,中小股东们可是翘首以盼这一场新生机会。

然而,这场看似多方皆大欢喜的重整机会,却受到了来自单一最大股东湖南优和的多番阻拦。

仅就2022年4月至今,湖南优禾就多达9次在董事会投票中对公司提出的议案进行反对。

譬如,2022年12月27日,湖南优禾推荐的董事柴俊林先生对第七届董事会2022年第八次临时会议的议案(《关于签订<债务重组与化解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济律所)投反对票;2023年2月8日,柴俊林先生对第七届董事会2023年第一次临时会议的议案(《关于签订<债务重组与化解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烟台恒尔)投反对票,反对理由均是“锁定”重整投资人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

值得一提的是*ST东洋于2023年4月7日召开的出资人组会议及2023年6月27日召开的年度股东大会。虽然两次公告未披露具体反对票的细节,但从其决议公告披露的数据分析可推测出反对票均为湖南优禾。例如出资人组会议同意票3.57亿票,占比为75.63%,其中中小股东同意占比为92.87%,因此不难推算出1.12亿的反对票包含了湖南优禾。

一般来说,一家企业的重整是一个多方利益的博弈过程。有的是想减亏,有的是保工作,有的是救民于水火、保企于当地,有的是产业协同、借机整合,而有的则想的是火中取栗、刀口获利。

有位知名教授曾在著名学府课堂上讲:“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是非,只谈利害。”这话有点偏颇,但对重整而言,却非常合适。

现如今,*ST东洋的坚定推进重整和湖南优禾的多番阻拦恐怕亦是一个这样的利益关系的博弈过程。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能下定论。但可以明显看到的是,在*ST东洋的股吧里,对于单一最大股东湖南优化的阻拦,充斥着对湖南优禾的诟病。

而除了阻拦深受投资者诟病之外,湖南优禾尚未落实的增持计划也被外界认为是不是一场“忽悠式增持”。

具体而言,2023年4月3日晚间,*ST东洋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湖南优禾的一致行动人神州行者资本拟自4月10日起六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本次拟增持股份的金额不低于1.1亿元,不超过2.2亿元,平均价格不高于2元/股。

该增持计划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当日,*ST东洋收于3.08元/股,然而,增持计划设定的平均价格远低于彼时公司股价。与此同时,当晚深交所也发关注函,涉及未来增资价格低于发公告当日股价的35.06%的依据以及增资是否能顺利实施等问题。

随后,7月7日*ST东洋再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于2023年7月7日收到湖南优禾《关于增持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计划实施进展暨增持时间过半的告知函》,截至告知函出具日,增持人股份增持计划的实施期间过半,增持人未实施增持计划。

截至7月25日收盘,*ST东洋股价为2.60元/股,仍然远高于湖南优禾一致行动人增持计划的不高于2元/股,这也为湖南优禾继续不实施增持计划又增添了理由。8月9日,*ST东洋发布公告,公司于2023年8月8日收到湖南优禾的《关于终止增持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告知函》,湖南优禾决定终止实施增持公司股份的计划。湖南优禾竟然把公开的“增持承诺”作为儿戏,后续迎来的必然是监管的处罚。

综上,不难看出,从一而再,再而三阻拦公司重整重获新生,再到如今的“忽悠式”增持,湖南优禾作为*ST东洋的单一最大股东带来的阻力显然是大于助力的。

但文章的最后,想要提醒的是,*ST东洋作为一家水产养殖实业公司,其有多方面的存续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期盼它的涅槃重生决心。

本文转自“看财经”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