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业“盈利机器”开启运转! 多头们看到了银行股布局良机

作者: 智通财经 卢梭 2023-04-19 20:10:01
有分析人士在美国银行业巨头的第一季度业绩中发现了重要的细节。

今年迄今为止,美国大型商业银行公布的第一季度业绩表现超出分析师普遍预期,但在一些投资者看来仍然属于“平淡无奇”,他们不认为超出分析师不断下调的低预期意味着业绩强劲。此外,贷款余额基本上持平,对公业务、投资银行和投资服务业务似乎正在见顶,贷款损失准备金也有所上升。

无论实际业绩如何,在这些银行业巨头公布第一季度财报后,市场推高了这些银行股股价,包括摩根大通(JPM.US)、高盛(GS.US)和富国银行(WFC.US)等国际金融巨头在内的KBW银行指数自上周五银行业巨头陆续公布财报以来反弹近3%。

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一点在于:去年银行业巨头贷款业务的净利息收入(Net interest income)激增,这种增长趋势一直持续到2023年第一季度,并且更高的净利息收入可能有助于美国大型银行为它们近年来可能已经放弃的增长计划提供资金。

借款人不喜欢高利率,但是大型银行及其股东有理由喜欢高利率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大多数关于该国最大规模银行第一季度业绩的讨论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细节被掩盖了:美联储激进加息周期带来的高利率让借款人感觉非常痛苦,但是,更高的利率正导致银行核心业务——贷款带来的利润大幅提高。

如上所述,到目前为止,这个话题基本上没有出现在财报发布后的市场讨论中。但更高的利率往往对这些银行巨头利大于弊,银行的规模越大高利率带来收益越高。尽管它们通常不主动鼓励消费者和企业获得新贷款,但并没有完全阻止他们这样做。与此同时,当美联储上调基准利率时,可调整利率贷款的实际利率就会被推高。

显然,目前美国各大银行都清楚地看到了这一趋势带来的好处。以富国银行为例,尽管上季度的利息支出(借款)和利息收入(贷款)之间的差额为133亿美元,看似不太亮眼但这一数字仍明显强于2021年的净利息收入。虽然2021年对新抵押贷款的需求飙升,但这些贷款的利率却被锁定在最低水平。

富国银行.png

由于贷款利润率的提高,富国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不仅仅是富国银行,美国另一大型银行花旗集团(C.US)也出现了同样的增长趋势。如下图所示,花旗上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再次达到超过130亿美元。由趋势图能够看出,近期美联储加息周期提振该银行业巨头净息差,花旗集团的净利息收入甚至达到了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花旗.png

身为美国商业银行龙头的摩根大通也从中受益,甚至规模相比其他银行更加庞大。上一个季度摩根大通的净利息收入惊人的207亿美元,是该银行业巨头自2020年初美国新冠疫情大爆发之前很久以来最为强劲的水平。今日摩根士丹利(MS.US)在美股盘前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不以贷款为主要业务的大摩Q1的净利息收入同样非常乐观,达到23.46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6%,环比实现小幅增长1%。

摩根大通.png

利率上升大幅度提振了摩根大通贷款业务的净利润

多头高喊银行股“上车”时机成熟! 银行曾经最依赖的“盈利机器”已开启

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在不久的将来,这种增长步伐不太可能继续保持目前的速度。有美联储官员预计,他们今年将再上调一次联邦基金利率,然后可能在明年和2025年略微下调利率(利率期货市场的预期则是今年降息至少50个基点)。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Raphael Bostic)在周二表示,他预计年内不会降息,还预计美联储将再加息一次,然后暂停加息并评估政策收紧对经济的影响。

而且,由于通胀这头猛兽正在被美联储逐渐驯服,许多经济学家都认同这一前景。如果利率稳定下来,新的和现有的可变化利率贷款和循环信贷协议的净盈利能力也会趋于平稳甚至有下滑的可能性。

然而,那些看涨银行股的分析师们认为,基准利率将趋于稳定,将使得贷款成为一项长期以来最有利可图的具有稳定收益率的业务。毕竟,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比过去15年的任何时候都要高,利率未来也将稳定在消费者和企业可以接受的水平。

预期数据显示,即使按照利率期货交易员们对于利率的预期,明年利率也将维持在4%左右,仍然位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如果按照一些美联储官员透露出的预期,美联储明年才有可能开始小幅度降息。换句话说,对于这些银行业巨头来说,资金成本仍将足够便宜,足以使借贷物业务步入繁荣期。

联邦基金利率.png

所以,把这些点连起来。曾经是整个美国银行业最大规模的摇钱树的贷款业务部门——长期以来一直疲软,现在又恢复了健康。这对各种规模的银行来说都是好消息,尽管最大的银行似乎享受了不成比例的净收益。这些条件不仅有助于稳定大型银行的业绩,使得他们不再日益依赖于投资银行、支付服务和资产管理等服务的利润,而且来自贷款活动的可靠现金流的增加将有助于为那些规模各异的银行多年来无法完全筹集资金的业绩增长计划,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

换句话说,在一些看涨银行股的分析人士看来,如果投资者目前还没有持有大型银行股的话,现在正是买进这些美国大型银行股的好时机。

被一些投资者誉为“华尔街最准策略师”的美国银行策略师Michael Hartnett近日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投资者对信贷紧缩和全球经济衰退的担忧情绪加剧,但是市场情绪转向极度悲观是风险资产走向“反转趋势”的重要信号。Hartnett领导的策略团队表示:“一旦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透露经济衰退信号,那正是买入那些曾经陷入困境的周期性股票的机遇,例如银行股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

美国银行.jpg

“如果投资者普遍认为经济衰退的这一渴望在第二季得不到满足,那么‘痛苦交易’(一种资产类别或投资策略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上涨趋势,多数投资者来不及布局。)将是美债收益率和美股银行股大幅度上扬。”Hartnett写道。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