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明天美股崩盘 未来会否重现?

三十年前的10月19日,是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天。

三十年前的10月19日,是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天。当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508点,即跌去22.6%。当时市场气氛犹如1929年10月29日,恐怖得像是要引发第二次大萧条。当然,这并没有发生——接下来的一次衰退是在近三年后的1990年7月开始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将1987年这次崩盘视为昙花一现。

“我们已经远离了市场监管的现实方法,我不知道你会从哪里开始。”-- 《纽约时报》资深作家和热门电影《欺诈圣手》原创作者Diana B. Henriques

Henriques称,1987年10月19日可谓“黑色星期一”,并非短暂性崩盘,而是一次持续了三个月的熊市,期间道指跌近1000点或35%;这也是一场近乎系统性的危机,是后来发生的许多危机的先兆,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

她还称,1987年崩盘由几个基本因素造成:危险的自动化,人们事实上对用大量借来的钱推升上去的金融产品知之甚少,监管分散,及投资者群体庞大。

当崩盘来临时,新技术、程序交易,并不在对冲风险,而成为加速股票和期权抛售的工具。市场风险蔓延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也束手无策。

Henriques称,自1987年那次崩盘以来,市场并没有发生多少根本性的变化,有些方面甚至还变得更糟了。还有分析人士指出,无论下一次崩盘什么时候来,都可能会比1987年那次更严重,以下是原因:

1.现在市场更加分散了。追溯到1987年,纽约证券交易所及芝加哥期权和期货交易所几乎是唯一的选择。而现在有12个规范的证券交易所、30个另类交易系统,而纽约证券交易所仅涉及30%的交易量,而在1987年时达90%。

2.监管机构仍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Henriques在这一点上是最热情的,甚至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未能让监管机构作出多大的改变。尽管金融创新迅速发展,SEC与CFTC仍像迷雾中的拖船。金融危机后监管机构想使结构合理化的努力被国会扼杀,且多德-弗兰克法案制定了严格的规则,但在Henriques看来,灵活性是必要的。她称:“我们已经远离了市场监管的现实方法,我不知道你会从哪里开始。”

3.电脑交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普遍。程序交易成为1987年崩盘的替罪羊,特别是组合投资(适用于整个股票组合的综合看跌期权)和指数套利(买入标普500期货,同时卖出所有股票)。但当恐慌来临时,这些策略因买家消失而崩溃,将交易所和清算所推到了悬崖边上。

现在,摩根大通估计,被动和量化投资占股票交易的60%,比十年前翻了一番。“你的交易策略是大型投资者利用不只数十亿美元,而是数万亿美元驱动的算法交易,”Henriques说,“如先锋和贝莱德管理着共计10万亿美元的资产,且大多数是被动交易,软件程序指导着股票的购买。”

2010年的“闪电式崩盘”,则显示出由计算机驱动的市场失控时的危险有多大。迄今为止,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发生。

Henriques推测,下一次市场崩盘时,新闻和社交媒体传播恐慌的速度和规模都会比1987年更甚。她称:“我们站在刀刃上。”

她还表示,“过去有幸摆脱灾难,不是通过谨慎的政治监督和精明的监管远见,而纯粹是靠运气……”。而下一次危机来临时,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运气。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