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前瞻 | 基本盘依旧稳健 云计算正在成为阿里巴巴-SW(09988)新的重要增长点

有分析师表示,去年的二季度阿里遭遇逆风,在此疲软的基期之上,阿里今年二季度实现收益正增长应该并非难事

智通财经APP获悉,阿里巴巴-SW(09988)将于11月17日(本周四)公布截至9月底季度业绩。对于阿里巴巴截至9月底的季度业绩,有投行日前认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消费需求疲软拖累阿里巴巴上季核心电商表现,但成本优化措施见效,利润率有望改善,长远仍看好盈利能力。市场平均预计阿里上季营收209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4.3%;纯利197.67亿元,同比增2.68倍;经调整净利304.15亿元,同比增6.6%。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的股价累计跌幅超过了33%。回顾一季度,俄乌冲突、疫情影响等各方面的影响下,阿里巴巴的表现算稳健。有分析师表示,去年的二季度阿里遭遇逆风,在此疲软的基期之上,阿里今年二季度实现收益正增长应该并非难事,“财报不一定会超预期,但是它可能会恢复至之前的增长轨迹,今年秋季可能会看到阿里好转”。

据悉,阿里巴巴的业务分别为中国商务、国际商务、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业务及其他。其中核心业务是中国商务和国际商务。阿里巴巴集团2023财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该季度阿里巴巴收入人民币2055.55亿元,上年同期营收2057.4亿元;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8%至人民币344.19亿元;调整后每ADS收益11.73元。

从业务方面来看,SeekingAlpha的分析师称,在中国商务板块,阿里平台拥有超过10亿用户,每个用户每年花费1300美元,这带来了进一步的变现机会;在国际商务板块,Lazada是阿里增长最快和最具潜力的细分业务之一,国际市场拥有充足驱动力,例如东南亚市场电商渗透率低,随着国际扩张,Lazada有望成为长期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云业务虽然在短期承受压力,但是阿里云在中国和亚太市场拥有领先地位;此外,阿里还进行了较多战略投资,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财务数据方面,多年以来,阿里巴巴保持着稳定的营收利润增长,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是2021财年和2022财年,营收仍然分别取得了41%和19%的高增长。分析师预计,阿里在下一个十年,营收规模有望继续增长2.5倍。从季度数据看,阿里巴巴在2022财年的盈利遭遇困境,二季度可能成为阿里的一个重要拐点,除了上一个财年低基数效应之外,2022年以来中国网上零售数据的改善,也将成为重要支撑。数据显示,自5月份见底之后,中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速逐步改善,9月份达到4%。

另外,今年天猫双11于10月24日20:00开启,10月31日第一波开卖,11月10日第二波开卖。在整体消费承压、局部疫情反复、活动周期缩短4天的情况下,天猫仍然实现交易规模同比持平,展现出较强的消费韧性,天猫双11的运营策略亦发生相应转变。相比以往的爆发式增长,天猫双11从去年开始弱化GMV指标,核心转向消费者体验优化、商家经营赋能以及平台生态的不断丰富。尽管天猫双11的高增长属性弱化,对全年GMV的贡献亦趋于稳定,但其作为年终用户集中消费和商家经营主阵地的地位仍然稳固,根据星图数据,天猫稳居双11综合电商平台份额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2财年阿里云首次实现年度盈利,未来有望提供持续的增长动力。业内人士称,到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有望突破1万亿,是当前市场规模的三倍。11月3日,在2022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发表主题演讲,他认为历经十多年的发展,云计算带来的变革依然被严重低估,它正在重构整个IT软硬件和终端世界,形成一个全新的计算体系。新一轮的科技变革正在深入发展,阿里云将坚持技术长征,面向下一代体系去构建第二技术曲线,抓住未来技术的定义权。

此外,阿里平头哥还发布RISC-V高能效处理器玄铁C908。据介绍,该处理器可应用于智能交互、多媒体终端、AR/VR等场景,较业界同性能处理器能效提升超20%。

招商证券最新的研究指出,云计算正在成为阿里巴巴新的重要增长点,FY2012-2022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4.47%,2021Q2起实现盈利常态化。当前我国云计算行业增势迅猛,阿里云稳居国内及亚太市场份额第一,引领国内云计算产业的发展。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核心布局,在集团内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来看在自研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的迭代升级以及客户群体的不断拓展下,有望实现收入及盈利的持续增长。

国泰君安表示,在消费、云计算、国际化战略之下,降本增效与保持增长的平衡主要依赖于淘系多年来建立起的消费者心智,同时公司直营和本地生活业务也将更加专注重点区域布局,合理配置资源,该行认为公司核心商业利润率将维持稳定,新业务预计持续减亏并驱动利润率回暖。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