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前瞻|海外扩张加速,家具制造商达艺(DCCA.US)扭亏为盈后冲刺纳斯达克

达艺欲在此次IPO中发行6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区间为4美元至7美元。

由于多维因素的影响,我国房地产行业在2022年持续低迷,这导致家居建材产业有所承压。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家家具制造商已开启了美股上市征程。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18日便向SEC递交秘密资料的达艺已于10月26日发布了F-1文件。据招股书显示,达艺欲以DCCA为代码申请在纳斯达克上市,其计划在此次IPO中发行600万股普通股,发行价区间为4美元至7美元,万通证券为承销商。

总部位于香港的达艺始创于1973年,公司发展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近半个世纪的洗礼下,其已从一家小型的室内工程分包商逐渐成长为全球大型专业家具及建筑木制品制造商,以及覆盖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大型室内工程承建商。

目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室内设计、家具及固定装置销售两个部分,两大业务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在室内设计业务中,覆盖的地区主要是香港以及中国内地的室内建筑工程,公司以承建商的角色推进项目的进度。

而在家具及固定装置业务中,在产品端,达艺主要提供高端精致产品,并实现了产品线的多元化,该业务旗下拥有“Decca Contract”, “Decca Hospitality”, “Decca Home” and “Bolier”四个品牌,可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服务,产品可用于高端住宅、行政办公室和高端商店和酒店中。

在销售网络端,达艺将家具产品透过市场推广部门销售给香港及中国客户的同时,亦通过国际办事处和展厅网络出口到泰国、新加坡、欧洲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而在制造端,达艺在中国东莞和泰国拥有制造工厂,其中东莞的工厂总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目前员工超1000人;泰国工厂成立于2007年,约50万平方英尺,目前员工超100名。达艺表示,公司打算扩大泰国工厂标准化家具的生产能力以应对亚洲零售需求的增长;同时,公司欲打算与墨西哥制造商建立合资企业扩大美国及欧洲业务。

从收入来看,达艺2022财年(截至3月31日止12个月)的收入为7.51亿港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室内装饰和设计收入占比为37.28%,家具及固定装置收入占比为62.72%。拆分来看,室内装饰和设计收入增长25.5%至2.8亿港元,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主要以商业项目为主,项目规模更大,定价更高,每个项目约290万港元,而2021财年时为160万港元。

dyj1.png

而在家具及固定装置方面,该业务的收入为4.71亿港元,同比增长44.8%,该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的相对复苏以及公司改善了物流和制造端使得上一年因疫情影响而积压的订单得以履约。

从区域来看,达艺各市场的复苏趋势明显,收入占比较大的香港和中国内地均有不同程度增长;此外,家具及固定装置出口美国和欧洲的收入大幅飙升,其中,来自美国的收入翻倍,来自欧洲的收入则翻了近3倍;来自其他国家的收入亦增长超40%。显然,达艺海外扩张的速度进一步加快,2022财年时海外占比约32%,较2021财年时的约24%提升超8个百分点。

dyj2.png

在毛利率方面,室内装饰和设计业务由于劳动力成本和材料成本的上升导致毛利率下滑5.8个百分点,但在家具及固定装置产品上公司因市场需求的旺盛而提高定价,这使得该业务的毛利率提升3.6个百分点,一减一增之间,达艺2022财年时的毛利率为29.9%,较2021财年时提升0.1%,因此公司2022财年的毛利增长37.6%至2.25亿港元。

dyj3.png

同时,达艺提升了运营效率,2022财年时的销售费用、一般行政费用及管理费用仅分别增长5.1%、3.1%,各项费用控制良好。在收入增长、毛利率稳定以及运营效率提升三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达艺2022财年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录得净利润2618.9万港元。

此外,达艺的资产结构处于正常水平。2022财年时,达艺的总资产为8.55亿港元,总负债为4.68亿港元,资产负债率54.74%,并不算过高;流动资产为6.76亿港元,流动负债4.68亿港元,流动比率1.44,资金流动性相对合理。

从上述的分析能看到,达艺在严峻环境下通过大型的商业项目以及家具产品的加速海外拓展实现了2022财年的收入的快速增长,并提升运营效率带动净利润扭亏为盈,且公司资产结构亦表现正常,这都是达艺冲击纳斯达克的底气。

但达艺潜在的经营风险也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公司2022财年室内设计业务收入的增长主要是因为大型商业项目提升单项目价格所致,且对大型项目相对依赖,2022财年时前五大项目的收入占比为21%,最大项目收入占比7%,若后续在低迷的市场环境下未能开拓更多大型商业项目,或会对公司室内设计业务造成明显影响。

其次,海外市场在美联储加息的周期下明年总体需求或将减弱,这对于海外扩张是一大增长点的达艺而言,有明显的压力,公司能否通过拓展新市场挖掘新增量从而抵消需求的下滑尚存不确定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