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硅料供给充裕后组件排产提升 重点关注大尺寸电池和辅材环节盈利能力

西南证券认为,硅料产出充裕后,大尺寸电池产能结构性偏紧将更为突出,电池环节盈利能力有望在二季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智通财经APP获悉,西南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展望8月,硅料价格维持高位,装机需求仍以国内分布式和海外欧洲市场为主。随着三四季度硅料新产能陆续投放,市场交易更多关注硅料供给充裕后下半年装机提升空间,以及组件排产提升后下游与辅材环节的业绩弹性。该行认为,硅料产出充裕后,大尺寸电池产能结构性偏紧将更为突出,电池环节盈利能力有望在二季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重点关注大尺寸电池和辅材环节盈利能力。

西南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7月硅料产量环比下降,主产业链价格持续上涨,地面电站招标规模进一步萎缩。

供给方面,7月硅料检修产线增加,国内硅料产量5.85万吨,环比下降5%。硅料产量下降加剧供给紧张,持续推高产业链价格,至7月末182硅片/电池含税价格分别上涨至7.54元/片、1.30元/W。需求方面,该行统计7月地面电站招标规模约5.6GW,环比下降34.8%;其中新华水电4GW组件中标价格多位于1.92~1.94元/W之间,仅200MW N型组件中标均价达到约2元/W。产业链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地面电站需求抑制,影响组件排产与辅材需求:头部一体化/海外出货占比高的组件企业排产较为稳定,二三线组件企业有所减产,故玻璃、EVA粒子等辅材价格趋稳。

展望8月,硅料价格维持高位,装机需求仍以国内分布式和海外欧洲市场为主。

7月末协鑫乐山颗粒硅项目、丽豪一期5万吨投产,8月起将逐步爬坡并释放产量,包头通威和新特项目近期也有望投产。综合考虑前期新疆协鑫和东方希望部分检修产线复产,新增1~2家企业检修等因素,预计8月国内硅料产量约6.7万吨,环比7月提升8400吨,支持硅片新增3.2GW产出。然而,硅料供给增量难以满足硅片新产能爬坡、存量产能开工率提升的空间,同时硅料企业亦有7月超签订单需交付。因此硅料价格预计依然维持在29~30万元/吨高位。产业链价格高企下,终端装机需求仍主要来自国内分布式与海外欧洲市场。

美国有望通过3690亿美元清洁能源投资法案,重点支持光伏电池组件、风机等制造项目,并为风光发电设施、储能、户用光伏等提供税收抵免。若后续此法案获参众两院通过,光伏等清洁能源税收抵免规模和时长将在前期ITC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美国光伏与储能的市场规模将加速增长。

市场交易转向硅料供给充裕后组件排产提升,重点关注大尺寸电池和辅材环节盈利能力。

随着三四季度硅料新产能陆续投放,市场交易更多关注硅料供给充裕后下半年装机提升空间,以及组件排产提升后下游与辅材环节的业绩弹性。该行认为,硅料产出充裕后,大尺寸电池产能结构性偏紧将更为突出,电池环节盈利能力有望在二季度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近期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铝边框、支架等辅材环节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后续组件排产提升,将利好辅材环节实现量利齐升,重点关注后续辅材环节盈利变化趋势。

主要标的:组件环节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东方日升(300118.SZ);盈利修复上行的电池环节爱旭股份(600732.SH);业绩确定性强的硅料环节通威股份(600438.SH),硅片环节TCL中环(002129.SZ)、隆基股份(601012.SH);辅材环节高测股份(688556.SH)、美畅股份(300861.SZ)、金博股份(688598.SH)、鑫铂股份(003038.SZ)、海优新材(688680.SH)等。

风险提示:硅料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全球光伏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反复,管控升级的风险;政策变化的风险。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