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业绩会 | 中国东航(600115.SH):上海地区复工复产正有序进行 定增用于引进飞机及优化资产流动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0日,中国东航(600115.SH)管理层主要成员做客上证路演中心,召开了...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0日,中国东航(600115.SH)管理层主要成员做客上证路演中心,召开了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中国东航在会上表示,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150亿元用于引进飞机及优化资产流动性。2022年计划引进飞机45架、退出12架;2023年计划引进飞机32架、退出16架。目前,上海地区的复工复产正有序进行,公司“十四五”运力增速的主要考虑是前慢后快、期间动态调整。目前,公司年报披露的未来几年将引进的飞机均为已有订单的飞机。2022年,公司将紧密跟踪疫情形势和客货运市场需求的变化,持续加强客货联动,动态调整客货运力投放。

拟定增募资不超150亿元引进飞机及优化资产流动性

5月10日,中国东航发布了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50.00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引进38架飞机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此前,中国东航曾在3月底发布的2021年年报中提到,公司2022年计划引进飞机45架、退出12架;2023年计划引进飞机32架、退出16架。

据东航介绍,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中105亿元将用于购置部分引进计划内的飞机,包括国产大飞机C919,可以进一步优化公司机队结构,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公司竞争力。此外,本次非公开发行,控股股东中国东航将参与认购不少于人民币50亿元股票,为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提供有力资金保障,也充分表明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发展的支持和对公司未来前景的信心。

中国东航在接受调研时还表示,自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全球民航业都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可以改善资产的流动性,提高应对疫情冲击的抗风险能力和财务稳健性。当前全球民航业逐步恢复,航空出行需求具有较大潜力,公司引进飞机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增强公司行业竞争力。

上海地区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中

中国东航表示,4月初以来,受主基地上海疫情管控政策升级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影响,公司客运运力投入同比下降86.61%,旅客周转量同比减少89.75%,客座率同比下降17.46个百分点。由于市场上持续不利影响,以及油价持续高位、汇率波动等,给公司经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上海地区的复工复产正有序进行,根据生产恢复节奏,公司将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对航空出行需求复苏的规模和节奏做好分析评估,积极做好各方面准备工作,动态优化调整航班投放,做到有序恢复、安全恢复。

货运方面,中国东航的货运业务包括常规情形下的客机货运业务(主要为客机腹舱业务)和非常规情形下的客机货运业务(主要为客改货业务)。东航透露,公司密切跟踪疫情期间货运市场需求的变化,强化客运和货运的联动,积极主动把握货运需求增长的机遇,通过加强与兄弟公司东航物流的合作,加大非常规客机航班投入,2021年共执行非常规客机航班15,306班,非常规客机航班及腹舱收入合计人民币83.1亿元,同比增长69.7%。2022年一季度货运业务延续良好势头,经营收入24.1亿元,同比增47.9%。2022年,公司将紧密跟踪疫情形势和客货运市场需求的变化,持续加强客货联动,动态调整客货运力投放,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努力降低疫情对客运业务带来的影响。

 “十四五”运力增速主张前慢后快、期间动态调整

关于公司“十四五”运力增速情况,中国东航在调研中表示,公司“十四五”运力增速的主要考虑是前慢后快、期间动态调整。目前,公司年报披露的未来几年将引进的飞机均为已有订单的飞机。公司将围绕新发展格局,立足于高质量发展,“十四五”的发展速度将与国家经济整体增速和广大旅客的消费需求相匹配,发展速度会比“十三五”有所放缓。公司倾向于前两年稳步恢复为主,发展节奏稍慢,后三年适度加快,力争保持合理的市场份额,并根据经济、社会、环境和公司规划等各方面条件变化做动态的区间调整。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