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国产替代迎来黄金窗口期 “产品完备度”高的MCU厂商可凭借先发优势快速跑马圈地

作者: 中泰证券 2022-02-14 07:47:35
中泰证券认为中国大陆MCU供应商已处于发展黄金窗口期。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泰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大陆MCU供应商已处于发展黄金窗口期。行业“大市场+低自给率”提供本土企业广阔发展空间,中国大陆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和“产品丰富度”方面已具备替代能力,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及缺货潮带来国产替代黄金窗口期,“产品完备度”高的MCU厂商可凭借先发优势快速跑马圈地。

中泰证券建议关注在“产品完备度”上较高(包括料号数量、中高低端产品覆盖面、生态建设完善度、下游应用覆盖面多个维度),或产品具有特殊定位的MCU厂商,包括:兆易创新(603986.SH)(32位大陆龙头,料号数量、中高低端产品覆盖度、生态建设完善度、下游应用覆盖度均大陆领先),中颖电子(300327.SZ)(大陆8位龙头,家电MCU龙头),芯海科技(688595.SH)(模拟+MCU平台型公司),国民技术(300077.SZ)(32位通用MCU,拟推出基于M7内核的高端产品),乐鑫科技(688018.SH)(IoT WiFi/蓝牙MCU),BYD半导((大陆最大车规级MCU供应商)等A股优质企业。

中泰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中泰证券认为大陆MCU供应商已处于发展黄金窗口期。行业“大市场+低自给率”提供本土企业广阔发展空间,大陆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技术”和“产品丰富度”方面已具备替代能力,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及缺货潮带来国产替代黄金窗口期。

黄金窗口期下,中泰证券认为“产品完备度”高的MCU厂商可凭借先发优势快速跑马圈地。中泰证券从料号数量、中高低端产品覆盖面、生态建设完善度、下游应用覆盖面多个维度,深入对比了MCU厂商的“产品完备度”:1)产品料号数量及中高低端产品覆盖面上,兆易创新优势明显,国民技术追赶较快。2)生态建设上(用于MCU客制化开发),各家差异不大,兆易创新第三方开发工具选择更多、稍具优势。3)下游应用上,大多从消费切入,其中兆易创新已由消费为重、向工业消费并举切换,而车规产品上兆易创新、芯海科技、华大半导体、BYD半导体已有产品量产,中颖电子、国民技术拟推出车规产品。

1)32位MCU:高端布局&料号数量上海内外存在差距,兆易创新是大陆龙头,国民技术发展迅速。中泰证券统计了海外/国内分别近7000/500+款32位产品:(1)ARM Cortex M内核在海外均是主流。海外方面,除瑞萨以自研为主外(占78%),M系列内核产品占比高达81%,自研内核产品占16%。国内方面,自研内核较少,M系列占比超过90%,另有少量厂商推出基于RISC-V、Xtensa内核的产品。(2)高端产品领域,海内外存在差距,兆易创新是大陆龙头,国民技术发展迅速。ARM内核包括中高低端不同产品,使用M7/33/35P/55高端内核是厂商能力的直观体现之一。目前海外大厂基本是高中低全面配齐,低/中/高端的料号数量分别占38%/52%/10%。而大陆厂商在高端领域的布局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其中兆易创新最为领先,2020年10月正式推出基于ARM Cortex M33内核的高性能产品,此外国民技术研发基于M7的高性能产品,预计2022年推出。(3)料号数量上,海内外存在10倍差距,大陆厂商发展 。海外厂商中除微芯、德州仪器32位产品在300-500种以外,其他厂商均有上千颗料号。而大陆方面,目前领先厂商包括兆易创新(370+颗)、华大半导体(100+颗)、国民技术(80+颗)。

2)8位MCU:大陆厂商中中颖电子一骑绝尘。海内外厂商的8位产品料号数量普遍少于32位产品,这里中泰证券统计了海外5家厂商1600余款、大陆4厂商的122款产品:(1)海外自研架构为主,大陆8051架构为主。8位产品内核方面,总体可以分为自研内核、基于8051开源架构的内核两类。海外因8位产品开发年代较早,大多数使用自研内核,占中泰证券统计数据的81%。国内基本都采用8051架构,中泰证券统计的厂商中仅芯海科技使用自研内核。(2)料号数量看,海内外同样存在差距,大陆厂商中中颖电子存在绝对优势。海外大厂料号数量在100-600不等,而大陆方面除中颖电子推出80余款产品外,其他厂商料号数量均在30颗以内。

3)生态建设:硬件开发工具较完善,软件配套仍有欠缺。因工程师需要在MCU的基础上做定制化开发,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使得开发过程更便捷。中泰证券对大陆7家厂商以及海外(含中国台湾地区)的5家厂商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对比:(1)硬件:主要指开发板及其他辅助硬件,大陆各企业均有官方提供开发板,该环节海内外无明显差距。(2)软件:目前大陆大多数公司直接采用第三方开发工具,包括Keil、IAR等,其中兆易创新支持的第三方工具较多。海外方面则选择更为多样,并且部分厂商提供自研开发工具。(3)学习资料:相对海外厂商,国内厂商在中文学习资料更具优势。同时也学习海外厂商,建立开发者社群、推出大学计划等,建立本土优势。

4)下游应用布局:大陆从消费电子切入,往工业及汽车拓展。海外厂商基本是消费、工业、汽车全面布局,但各家侧重不同。其中微芯(重8位)、意法(重32位)重点布局消费、工业,恩智浦、瑞萨重点布局汽车。大陆方面,大多数厂商选择首先切入性能要求较低的消费领域,然后向工业级切入,其中兆易已从消费为主逐步向消费、工业并重切换。而车规产品,因在产品性能、可靠性、寿命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目前大陆厂商涉足较少,几乎仅在与安全相关性较低的车身模块有量产产品,包括兆易创新、中颖电子、芯海科技等,而动力域等高端模块几乎没有涉足。

5)团队结构:团队背景各具特色。从团队背景看,各有特色:兆易创新“清华+留美工作经验”的技术出身管理层特色突出;中颖电子管理层与技术人才大量来自中国台湾地区;国民技术以国内人才为主,2018年以后新任董事长带领公司转型;芯海科技管理层为ADC专家,团队国内人才偏多;乐鑫科技管理层来自新加坡,技术人才来自全球各地。

6)财务指标:2020年大陆龙头营收近10亿,对标海外龙头仍有20倍空间。从营收体量上看,海外厂商中恩智浦、瑞萨、微芯MCU业务2020年营收体量均超过200亿人民币,而大陆厂商中2020年仅几家达到10亿营收上下的水平,中泰证券认为在“贸易摩擦+缺货潮”的催化下,2022年将有数家厂商有望步入数十亿营收的梯队。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瓶颈的束缚、大陆厂商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研报使用的信息更新不及时。

本文选编自微信公众号“中泰证券研究”;智通财经编辑:徐文强。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