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金融企业国际化一直不顺,引进多位洋高管的中国平安(02318)能成功吗?

作者: 智通编选 2017-05-19 10:36:47
作为一家市场化运作几十年的保险巨头,中国平安国际化程度究竟怎么样,又面临哪些难题?


几乎每个中国企业家都有一个国际化的梦想,毕竟我们的国际化企业还不多。提到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首屈一指的可能是华为或者联想。这些IT领域的大企业在全球的业务拓展确实走在了国内企业的前列。在金融行业,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公司并不多。大银行往往在国外大城市如纽约伦敦设立分行,但布局并不广泛,高管团队的国际化程度往往也不足;证券行业能进入国外市场的企业也屈指可数。保险领域,能在国外大规模销售保险的公司目前也还没看到。

国际化对于我国金融企业而言是道难题,但对于大型金融企业而言又是不能逃避的选择。就市场化与国际化程度而言,中国平安(02318)在国内金融企业中相对领先。近日,中国平安又宣布前花旗银行高管加盟,任中国平安全球领航基金的董事长兼CEO。这是中国平安进一步加强国际化的新动作。

作为一家市场化运作几十年的保险巨头,中国平安国际化程度究竟怎么样,又面临哪些难题?

前花旗高管加盟平安,负责运作全球领航基金,推进国际化

先看一下平安最近的新动作。近日中国平安宣布,前花旗全球零售银行总裁Jonathan Larsen(中文名:罗中恒)加盟平安,担任集团首席创新执行官, 并任中国平安全球领航基金的董事长兼CEO。罗中恒加入平安后,作为集团首席创新执行官,将负责集团创新战略的研究、投资、引进、孵化及管理,并重点关注与集团主营业务方向相关联的金融科技、医疗健康科技的引进。

罗中恒还将担任平安全球领航基金的董事长兼CEO,全面负责该基金的整体运作。官方资料称,即将创设的平安全球领航基金,将跟踪全球金融及医疗健康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及创新发展,进行投资及市场化培育。该基金初始规模为10亿美元。

中国平安早已宣布,将聚焦“大金融资产”和“大医疗健康”两大产业。创设全球领航基金,投资于金融及医疗健康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公司,是平安将自己的战略延伸到全球领域,将国际化与企业核心发展方向统一起来。通过引入国际银行家操盘全球领航基金,可以看做是平安集团国际化的又一步。

保险产业在全球都是竞争激烈、监管严格的行业,直接在国外某个市场开拓保险业务是有很大难度的。在我国保险市场上,大家可以买到的国外保险企业的产品也是不多见的。国内保险市场上基本是国寿、平安、太保、新华等国内公司的天下。在国外也是如此。进入一个国际市场并不容易。

通过投资于金融科技与医疗健康科技,在当地市场构建金融与保险业务的技术保障与基础设施,为金融和保险业务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不失为拓展国际化的差异化路径。当然,无论何种路径,都是需要付出很长时间进行探索、试错,指望一两年内国际化程度大幅提升肯定不现实。

中国平安的国际化进展如何?

设立全球领航基金是平安推进国际化的尝试。当前平安的国际化做大怎么样?衡量一家保险公司的国际化的标准,可以看这家公司团队的国际化、资产配置的国际化、核心保险业务的国际化。

团队的国际化,意味着运营中有更多国际化的思路,对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也会有更直观的认识;资产配置的国际化,意味着保险资金不仅用在国内,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分散风险,更意味着这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是资产的重要投资者、配置方;业务国际化是最高程度的全球化,意味着在全球多个区域开展业务,在当地构建影响力并获取收入。

综合中国平安这些年的国际化探索来看,团队的国际化做得很成熟,资产配置的国际化还在提升中。业务的国际化则差强人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团队的国际化

中国平安称,创立初期曾制定了“三外”的国际化战略,即资本国际化(外资)、国际领先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外体)以及国际化的高阶人才队伍(外脑)。在“外资”方面,平安在1994年引进了摩根斯坦利和高盛成为公司战略性股东,是中国第一家引进外资的金融企业。到目前,平安的股东中还包括多家外资机构。

在“外脑”的构建上,中国平安推进较为成功。数据显示,平安在数年内吸纳了50多位外籍精英进入管理层,这个数量占国内保险行业的90%。包括梁家驹、理查德-杰克逊、费莫雷、吴世雄、计葵生等业内知名人士相继加入平安担任重要职务,在2009年时,平安的前100位高管中,有60位来自海外。截至目前,中国政府友谊奖金融领域的三个获奖者均出自平安,包括前平安集团总精算师斯蒂芬·迈尔,前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现陆金所联席董事长兼CEO计葵生。

目前,中国平安董事会中,海外董事占比约47%,均为法律、会计、投资领域的资深专业人士;独立董事6名,其中4名来自海外。

从团队的国际化程度来看,中国平安在国内金融领域算是比较高的,不管是四大行,股份制银行,还是排名靠前的保险公司,目前的高管人员构成上都没有平安这么高的国际化程度。以工行为例,目前15人的董事会,只有独立董事希拉·C·贝尔和梁定邦来自海外;中国人寿11人的董事会中,只有1人即独董白杰克来自国外,2位独董来自香港。

团队的国际化,往往意味着这家公司的经营机制更加灵活,理念更加开放。当然,团队的国际化是比较初级的国际化,在国际化的三大方面中,相对来说团队国际化是更容易实现的。资产配置国际化更难,实现业务国际化则最艰难。

资产配置的国际化

保险公司获得保费后,要将一部分保费投资出去,用于增值。如果在资产配置上实现国际化,成为全球资产的重要买家,则在全球的金融市场投资中有更多的话语权。

资料显示,平安的海外资产配置主要通过QDII完成,海外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不动产、PE等领域。在具体的额度和比例上,平安集团首席投资官陈德贤曾表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平安海外投资额仅398亿元,而截至2016年6月末海外投资额已增至772亿元,在险资资产中占比从2.3%提升至4.2%。还有部分承诺但尚未完成最终交易的,金额已超过400亿元。未来海外投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至7%-8%的水平。

在具体的案例上,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5月,中国平安投资约2.6亿英镑(约24亿元人民币),买下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楼。2015年1月,中国平安3.27亿英镑购得伦敦金融城南侧的大型写字楼伦敦塔广场。其后,还与人寿联手铁狮门,5亿美元收购了波士顿4号码头地产项目。2015年10月,与美国房地产基金BIP合作投资一个价值6亿美元的物流资产组合,并另外物色了一批地处战略位置的物流物业项目,价值逾4亿美元。

这样的投资比例在国内保险行业处于什么水平?从全行业看,截至2015年底,保险资金境外投资余额超过360亿美元,折合2000多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比例1.9%;另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末,共有53家保险机构获准投资境外市场,投资总额为445.79亿美元,规模占比2.14%。同期中国平安的海外投资比例分别是2.3%和4.2%。从这个比例看,平安相对来说在行业算是领先的。

与同行的横向对比看,中国人寿副总裁杨征在2015年8月27日的业绩发布会上曾表示,现在中国人寿海外投资的总量还不到2%,下一步将加大海外资产的配置。

从海外投资比例来看,当期的海外资产比例,平安与国寿相当。国寿这些年来,在海外地产方面陆续投资了波士顿核心商务区城市综合体、美国核心物流资产包、纽约曼哈顿核心区域综合体、曼哈顿地标建筑美国大道1285写字楼、伦敦金丝雀金融商务区甲级办公楼、喜达屋资本优质精选型酒店资产包等项目,势头也比较猛。

平安较全行业而言,海外资产的配置比例处于领先地位,不过与国寿这样同级别的企业相比,则旗鼓相当,不落后但也没有形成优势。

业务的国际化

团队的国际化体现了公司的理念,资产配置的国际化体现了国际化投资能力,但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肯定还是需要在国外开展业务,把核心业务拓展到海外。

目前,中国平安国际业务的主体包括平安海外控股和平安资产管理(香港)等。

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5月,是负责集团海外投资管理业务的主要实体,目前持有香港证监会(SFC)颁发的第9类和第4类牌照,分别获准管理资产及提供证券的投资咨询服务。其接受的投资委托来自私人客户及机构客户等各类团体,其中包括平安集团内外客户,同时管理在港交所上市的交易所买卖基金(ETF),以及零售市场的单位信托基金。此外,香港平安资产亦为机构提供QDII及QFII、RQFII咨询服务。

中国平安保险海外(控股)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香港成立,是平安集团在海外进行投融资的旗舰企业,资料显示,其业务包括资本市场投资、债务融资、金融基础设施等,并通过旗下子公司从事保险、资产管理、投资等业务。截止2015年底,资产规模超过3000亿港元。

平安海外控股和平安资产管理(香港)主要还是在海外做投融资、资产管理业务。除此之外,银监会的一份批复显示,同意平安集团旗下的平安银行香港代表处升格为分行。这意味着平安银行即将设立香港分行。平安证券也在香港设立了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总体来说,目前平安的海外业务落地主要在港澳地区,在国外的业务还不多。而且最基础的保险业务在海外还未开花结果。平安的一些保险产品可以在海外承保,例如平安全球医疗保险可以在欧洲甚至全球承保,但主要还是服务于出国的中国人,真正在海外销售的产品还不多。

将保险业务带入一个新的国家、新的市场并不容易,面临当地的市场准入。即使获得当地的业务许可,能够在当地开拓业务也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

并购是将业务做到国外的快捷途径,但国际并购也面临很多风险,如国外对于市场的准入、并购的许可以及可能的市场风险。中国平安在收购海外业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算是行业内比较早的探索者。但过程并不顺利。

资料显示,早在2007年11月底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平安就宣布计划以18.1亿欧元收购欧洲前15大金融机构之一比利时富通集团4.18%的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大股东,此后又追加对富通集团的投资,认购其5%的新股。

由于在国内A股的再融资计划引发争议,中国平安选择动用自有资金投资富通,前后累计投资约240亿元,但该笔投资在金融危机的重创下所剩无几。富通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被分拆和国有化,这使得中国平安对之前的投资作出228亿元的拨备。2012年9月,中国平安就投资富通逾200亿元损失补偿事宜寻求国际仲裁。2015年4月30日,世界银行投资争端解决国际中心(ICSID)就“平安诉比利时案”做出最终裁决。5月5日,比利时政府代理律师披露信息称,仲裁庭以缺乏管辖权为由驳回了中国平安的仲裁请求。

这段过程可谓是中国平安海外拓展的重大挫折。在此之后,平安吸取教训,没有再在海外进行大规模的并购。可以说这是平安为国际化交的学费,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平安的国际化与海外并购更加理性。

相比之下,中国人寿则已经在香港、澳门、新加坡、伦敦、纽约设立代表处。是否已经开展业务还没有更明确的消息。

总体来说,平安的国际化过程中,团队的国际化是成功的,资产配置的国际化也在稳步推进。业务的国际化则充满坎坷。

中国平安未来国际化之路前景如何?

目前的中国金融行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公司。中国平安虽然在团队的国际化和资产配置的国际化上有一定成绩,但如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金融公司,还是要在全球有业务布局,真正把业务做到全球。

但业务全球化的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国外政府的准入是最大障碍。保险在全球都是强监管行业,进入一个新市场,一方面要对这个地方的市场潜力作出判断,另一方面也要征得当地政府的许可才可以开展业务,并非想要进入就能进入。这对于保险企业的国际化是重大挑战。能够进入一个国家,往往要付出较长的时间以及较高的沟通成本。即使获准进入,开发市场也很有难度,失败的概率极高。至少有若干年的培育期,才会形成初步的成功。

并购也是充满陷阱。小规模股权收购无法控制该企业,大规模收购则面临当地政府监管的许可。即使获准收购,也要面对估值等问题。不过并非没有成功案例,如复星集团收购了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

对于中国平安而言,通过全球领航基金投资金融科技与医疗领域的技术和企业,可以为国际化铺路,获取在国外经营的数据、技术等资源,探索国际化的新路径。除此之外,在充分调研、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像复星一样,针对一些市场稳定的国家,展开规模可控的并购也未尝不可。(编辑:曹柳萍)

本文来自“虎嗅网”,作者网事风云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