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股民的IGG (00799)之旅:持仓三年,我都经历了什么?

作者: 智通编选 2017-05-14 12:02:34
“回调是获利驱动,不是业绩所致;上涨是业绩驱动,但业绩无法持续驱动上涨,回调是必然的。”

IGG (00799)从12.6港元高位回调至10.52港元,已经下跌了16%之多。此时,许多在高位买入的朋友一定难掩心中的不安和焦虑。希望以下的内容能够为你带来一丝初夏的凉风,拂去你心中的焦躁。

一、买入IGG的大致经过

第一次买入 : 从2014年4月28日开始买入IGG,越跌越买,直至花光所有子弹,满仓持有,且持股量很大(IGG是我唯一持股)。

从买入到王国纪元成为爆款,一共等待了二年多的时间(我把2016年6月30日许元关于王国纪元的谈话定义为爆款的起始点),再到2017年3月6日之后股价爆发性的上涨,前后等待了三年的时间。

对一个在股市屡屡失败、又全仓持股的小散来说,其内心所受的煎熬、折磨是可想而知的。

第二次买入 : 从2017年5月2日开始又买入IGG,且准备逐步加仓,直至花光预算。

二、立足于“下一个游戏成功”而买入

1,二次买入IGG,都不是因为当下游戏城堡争霸和王国纪元的爆款,而是为了等待下一个游戏的成功。

如果我把希望寄托在城堡争霸身上而买入,心态上绝对撑不到今天。当时的持股成本是四块多,而股价最低时只有二块多。即使撑过来了,它的月流水最高也只有1500万美元,股价也高不到哪儿去。

同样地,如果因为王国纪元爆款而买入,现在的股价已经11块多了,还有多大的升值空间呢?

2,不眼馋当下的爆款,为了下一个游戏的成功而买入,才能够使我在漫长的时间里,不畏暴跌所惧,不拘泥于眼前的跌宕起伏,凭耐心、毅力和判断等待下去。当然,期间的纠结和焦虑也是挥之不去的。

3,买入一只股票,相信它会成功,一直死守三年,这种做法是否阿Q精神?我当然不是阿Q附体。我的二次买入都是在定量分析基础上的定性判断而做出的。第一次是在“确定的前提下”买入的;第二次是在“成功的前提下”买入的。

4,因为我是在期待“下一个”,即使它不成功,我还可以期待下半年后、一年后的“下一个”,从而在心理上获得了一种慰藉,日复一日地等待,不轻言放弃。

三、现在的价位是否应该买入

我第一次买入的成本是四块多,第二次买入的成本是十一块多。是不是买贵了?

5,尽管我二次买入的都是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但二者本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第一次买入的仅仅是期待下一个游戏的成功,而第二次买入的是确信IGG整体营运模式的成功。

随着城堡争霸和王国纪元的先后成功,IGG整体的营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培育了复制成功的基因,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款游戏成功→提升整体营运能力→第三款游戏成功→再次提升整体营运能力→更多爆款问世→逐步确立行业龙头地位

而每一个循环环节的出现都会带来估值的提升。

6,由于估值的提升,又带来了以下二个波及效应:

其一,成为北水持续增持的“新宠”(四月份连续16次登榜成交量前十就是明证)。不仅抬高了股价,还大大夯实了在10元一线的底部。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度解读所谓的北水控盘和定价权,更不能以次作为买入的前提。毕竟香港是国际市场,凶险的大鳄无处不在。

其二,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收并购对象。

由此可见,现时买入并不比三年前买入的贵。

四、“占卜”价格走势的方法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IGG股价经历了6.6→5.0→6.2→5.45→上升的波动。期间,我不断呼吁“握紧筹码”,“盘中跌破5.5将企稳上扬”;

这一波的回调,我又呼吁“握紧筹码,不要割肉,更不要清仓”。

本轮回调的最低点10.52恰好落在我预测的第二低点10.65-10.45中间。(这次盘中没有跌破10,有些遗憾。如果跌破将绝地反弹,甚至创新高)。

股价上了7.5之后我就做了减持的准备,但直到11附近才开始减持(现在又在11块附近逐步买回)。

我非常庆幸这几次对股价走势的判断是对的。我是依据什么来判断股价走势的呢?靠占卜吗?当然不是。我的依据主要来自以下二点:

7,回调是利益驱动,而不是业绩所致。由于看好IGG的前景,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据验证,每当股价回调时,我都坚定地认为,那是获利了结或做空或诱空所致,与业绩本身没有无关。

我在帖子里提到,公司的报表,许元的谈话,投行的分析,苹果安卓系统流水,大神的看法等等,让我确信“数据已经不重要了,业绩向好,毋庸置疑,握紧筹码,不要把筹码撒在地板上”,就是依据这个看法而做出判的。

8,上涨是业绩驱动,但业绩无法持续驱动上_涨,回调是必然的。“没有天天长的树,也没有天天涨的股票”。获利是股市永恒的主题。

不管在哪个价位,始终都有获利者的存在。他们根据自己的心理预期套现,在哪个价位套现,我们是不得而知的,因此我们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所以当股价上涨了一定的幅度,必须要想到获利盘的涌出。我在帖子里提到了这种担心,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并且减持了40%的持仓量(现在又开始买回),亦是基于此而做出的。

上述二点依据必须完全建立在业绩持续向好的基础之上。如果哪一天IGG的业绩发生逆转,上述的判断依据就完全不成立了。

五、像经营者那样“经营”股票

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区别在于,管理者每天要按规定的程序,在工作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如果发生不符合程序的事,要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纠错。整天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管理者考虑的问题多为事物性的、局部性的,只对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工作负责。

引申到股票操作中,即按技术指标,在交易时间段内进行股票买卖。紧盯盘面,情绪随股价上下而波动。如果股价的波动超出了预先设定的范围,要立即采取措施卖出或买入股票,对于股票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当下,集中在近期的股价波动和走势上。

经营者则不然,不参与现场的管理,不解决现场发生的问题,亦无需对此承担责任,无需考虑今天、明天和后天的工作,更多地是思考三个月、六个月的短期目标和一年、三年后的中长期的目标。

引申到股票管理中,即无需整天盯着电脑看盘,不易被短期的股价波动所影响,而做出冲动性的、担忧性、个人好恶性的买卖。关注股票阶段性和中长期走势,关注公司营运体制的健全性和公司中长期的盈利目标。

这么做的好处是,规避了股价上下波动带来情绪上的焦虑,规避了因过早或过晚买卖而带来的损失,规避了因为短视而错过长期的机会。

像IGG这样的成长性公司,就适合像经营者那样“经营”股票。

我曾经在跨国公司任职高管十年。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熟悉的职业经历,如: 建立在数据之上的定性判断,对企业和经营者进行评估考核,作为经营者应有的“自画像”等等,会用在股票的买卖上。

我在加入雪球之前,对于IGG的了解十分有限的。除了公司报表之外,只有百度搜索上的一些零星消息。而现在则是信息大爆发。方方面面的专业人士在网上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数据和资料。我特别希望IT和游戏方面的专业人士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和资料,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尽管数据和资料明摆在那儿,谁都看得到,但因视点和解读的不同,人们得出的结论却差异很大。不同的结论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当然期待一个能够让股价走得更高,更远的结果。我愿在这方面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六、持股三年的失误之处

回望三年持股的经历,失误之处不少,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借鉴。

9,不要过早地把大资金投入一个尚处在不确定状态下的潜力股

我从2014年介入IGG现在看来是幸运的。但过早地把大资金投入其中是一个失误。它真正出现拐点的时间应该是在2016年6月30日许元发表了王国纪元三个月的流水数据(大隐兄就是在这个时候点发出买入信号的)。

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拐点的出现,适时地买入,你就是大赢家。即使不能准确地把握,但在这个时间点的前后买入,你也一个大赢家。因为股价的变化并不大。

10,错过高抛低吸降低持股成本的机会

IGG的股价在2015年9月7日跌到了最低点2.67,三块左右在几个不同的时候段都出现过,而且横盘的时间很长。我应该有多的机会可以做高抛低吸,降低自己的持股成本,而且那个时候根本没有踏空的担心。但是我错过了。

11,百密一疏,酿成损失

时至今日,IGG的增长趋势已经确定,以月计的数据已经不重要了。我们更应该关注数据以外的因素。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在4月24日25日套现了40%的股票(现在又开始买回一部分),依据的理由如下:

其一,前文提到的上涨由业绩驱动,但业绩无法持续驱动上涨,回调是必然的(这一点并不是减持的主要理由,我已经习惯捂股。主要是因为第二点)。

其二,担心北边局势骤然紧张,突发战争。当时我身在海外。

关于北边的消息特别多,最后经不住海外媒体的信息轰炸,选择了相信,并且把这种担心发在帖子里,意在提醒大家。

当时有朋友(包括无股兄在内)对我说,放心,打不起来。我认为说服力不足,没有采纳。然而,网友帖子里的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了,我错了!他是这么写的: 不用担心,韩国的股市还在涨呢。

我终于知道了错的原因。其实最应该担心的就是韩国。如何确认韩国的担心程度呢?你只要点击一下韩国指数就行了,多么简单。

四块多一点的成本,在十块多套现,这是一笔很好的买卖。可对我而言,如果能够在十二块附近套现,那就更了不得了。从这个意义上将,我的损失很大。

举这个例子并不显得我多么贪得无厌,而是想说明一个我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持股三年好不容易挨到今天,如释重负。自认为判断力不错,功课也做得认真。不,纵然你尽了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只要有百分之一的错误,就有可能让你输得精光。

12,卖出比买入更重要

我是在2016年7月初,从网上看到许元介绍王国纪元前三个月的销售数据之后,确定可以买入了。

于是,电话通知了做股票的朋友,让他们买入(我是在2016年11月才加入雪球)。他们采纳了我的建议在3.5以下买入,之后又在7.5左右全部套现了。尽管我多次希望他们再等一等,看一看,遗憾的是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持股时间约七个月,获利100%以上,无论作为一次短期的投资抑或投机都属成功的。但是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多少有些令人惋惜。

人们总希望在最低的价位买入,在最高的价位卖出。事实上这是很难做到的。

什么是最低价位?IGG的历史低位是2.67。如果你2.67买入了,2.87卖出,这个最低价位毫无意义。如果你12.6买入,19.6卖出,尽管买在现在的最高点,但是从获利率来看,比起2.67买入的要高得多。

在IGG的股民中,持股成本比我低的人一定不少,但时至今日,他们是否还原封不动地拿着那些股票呢?未必。从这个角度来讲,我的持股成本应该是最低的之一。这就是我要强调的“卖出比买入更重要”的原因。

七、预设各种场景从容应对

以上通篇讲述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接下来,我要讲一讲在今后持股的日子里,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如何对应?

13,面对股价回调以不变应万变

我确信在以后的日子里,股价的回调必然发生(理由之前已经做了说明)。

回调的幅度有三种可能:A. 10%以下;B. 10-18%;C. 19-27%

对应的方法亦有三种可能:

A情况下,可以卖出不超过30%的股票做高抛低吸,即使这次做不成,等待下次机会亦有可能做成。即使做不成,损失也不会太大;

B情况下,可以卖出不超过15%的股票做高抛低吸,但踏空的可能性很大且不容易操作,损失比A大;

C情况下,不可以卖出,卖了就捡不回来了,即使捡回损失也很大。

三年了,我一直捂着股票从未卖出过一股,直到4月24-25日才减持一部分。有二个原因,一是在低位的时候不愿意割肉,也没有本事做高抛低吸;二是在上涨的时候一直看多,不愿意过早离场。这一次我想拿不超过20%股票,在A情况下来试试。为什么只那20%来试呢?本质上讲还是看多,不愿意过早离场。不知是否如愿。

基本面发生逆转,则另当别论。

14,新游戏无一成功

如果在未来的一年里,预计推出的六款新游戏无一成功怎么办?只能把股价的预期调低,逢高减仓。我认为这种可能性比较低。

15,当爆款出现之后

当第三款游戏成为爆款,一定要紧紧地捂住手中的股票,抬高股价预期,根据自己的需要择机套现。

16,当出现了收并购的端倪

如果市场上出现了收并购的端倪,一定要注意其确定性。在不确定时,趁机摸高套现;在确定时,等待尘埃落定,“将贪婪进行到底”。

17,期待伟大公司的诞生

这是每一个IGG股民的终极目标。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了,那真是————

18,如果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怎么办?

如果北边突发战事,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19,问题与回答

下面,我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回答网友们的质疑。

网友 : “不用天天把持股三年放在嘴上,这并不显得你多高明,其实三年前IGG并不值得全仓买入,你买公司的逻辑有问题,所以你给新人提醒是个伪命题,可能会是误导,抱歉了,我尽说真话,实在是太讨厌了”

我 : “不认为三年前买入是一件高明的事,也没有在三年前就一下子全仓买入。见附件。质疑我的观点,欢迎;质疑我的人品,可悲。”

网友 : “您在2014年就重仓持有IGG不是投资,是投机,就是靠运气”

我 : “投资与投机的区别在哪里?怎样界定二者的不同?我还不太明白”

网友 : “三年前就买入IGG不是价值投资的行为。现在火了,撞上风口而已”

我 : “从来没有认为三年前的买入就是价值投资。我投资IGG的核心理念会在之后阐述。为了写这篇帖子,我今天早上才首次在百度搜索上查找价值投资的定义(对天发誓是真的)。

我 : “何谓价值投资?这个‘价值’是指股票吗?如果是,2.67买入有价值,11.50买入就没有价值?那么2.67的没有上涨,还有价值吗?11.50的大涨了,哪个才算有价值?这个‘价值’是指企业?如果是,同样一家企业,为什么三年前的没有价值,三年后的就有价值?如果说靠运气,倒有一点,那就是我发现一家有潜在价值的企业。这算不算价值投资?”

八、投资IGG的核心理念

这一节原本没有,是新加进去的。谈到我的投资IGG的核心理念,就一定要写我的职业背景,否则缺乏说服力。为了取信于读者,我只好抖出一些自己的隐私了。

20,找寻一家“潜在的伟大公司”

从1990年以留学生的身份在东京买了第一只股票到这次买入IGG之前,除了东京之外,我在香港,墨尔本,上海也都买过股票。股市于我是输多赢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经过二年多的沉寂,痛定思痛之后的我又开始混迹于股市。这一次,我把选择股票的关键点聚焦在了“找寻一家潜在的伟大公司”上。

“伟大公司”是当下的热门话题,恰好无股兄也准备发表有关这方面的大作。大家可能会笑话我,你怎么也来赶这个时髦,凑这个热闹? 不是,绝对不是!2014年12月7日,在与IGG香港投资关系部的yolanda小姐邮件联系时,我是这样写的:

“股价跌跌不休,让股民很是揪心。我依旧对贵公司怀有‘能够成为伟大公司的小公司’的憧憬。

首先,贵公司从网游转型手游,其产品能力、技术能力、海外市场的开发和营运能力已经得到市场认可。

其次,贵公司不断向市场投放新产品,尽管目前还没有出现像城堡争霸那样骄人的业绩,但是我相信一定会有第二款、第三款“城堡争霸”的出现。这是我憧憬的理由之二。

最后,贵公司布局的LINK极具前瞻性和战略眼光。LINK一定会成为贵公司大幅度提升业绩,领先同行的助推器。这是我憧憬的最主要的理由。”

(以上邮件内容以截屏为证)

除此之外,我在邮件里还谈了对IGG在营运方面的一些担忧。

我寄希望于IGG能够成为一家伟大公司是源于我的职业经历。

21,我的职业经历

1986年赴日本留学,1991年就职于一家总部在东京的日本上市公司,同年6月被派往香港,作为董事长助理参与管理该公司在深圳约6000名员工规模的工厂。

1994年6月,受另一家日本公司的邀请,转职该公司。这家公司当年的营业额约40亿美元,在东证一部上市,由于经营上的问题陷入困境,准备进军中国设立工厂作为起死回生的最后一搏。

当时我被委以重任,出任副总经理(在日资企业鲜有外国人出任正职),全权负责中国工厂的建立。那时候没有一个员工,也没有一平方米的厂房,一切从零开始。到了1999年10月我因个人原因离开工厂时,已经达到近5000人的规模。

在这5年多的时间里,我给自己设定了“在中国创建一个国际一流工厂”的目标,并身体力行带领员工为之努力。遗憾的是,这个目标并未达成。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由99%中国员工组成的工厂,其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能力,整体营运,都超过了日本本土工厂的水平,回报了公司赋予我的责任、权利和信任。

我已经远离职场,无法实现伟大公司的梦想了。找寻一家潜在的伟大公司延续自己的梦想,这就是我投资的核心理念。

22,以经营者的职业经历投IGG

有人问,你投资IGG是价值投资?还是趋势投资?或者是投机?我说都不是!我的投资属于——

一个经营者的“职业经历的投资”。

我是从券商“第一上海”发表的股评文章里,第一次知道IGG的。于是,就用自己近十年来积累的经营者的职业经历,对其进行了7个方面的评估。

①刚上市或上市不久

②认人不认公司

③可以复制成功

④产品的受众面足够的大

⑤产品的覆盖面足够的广

⑥立足全球的营运模式

⑦符合我的戒律

这7个方面我在“我的IGG之旅”中都有说明。这里想重点地说明一下①~③的内容。

23,为什么要选择刚上市或上市不久的公司?

由于我的立足点在于找寻一家潜在的伟大公司。所以,它必须是刚上市或上市不久的公司。如果它已经上市5年、10年或更长时间,就可能出现以下有种情况:

a,已经是伟大公司;

b,正在走向伟大公司的路上;

c,业绩好但成不了伟大公司;

d,平庸的公司;

e,老千或濒临倒闭;

a和b虽然符合我的找寻目标,但股价高高在上,不符合我的价值取向。之所以强调“潜在”,就是想在地板价买入。一旦认定这就是我要找的公司,就不住乎是在3元买入还是在4元买入了,反正它是地板价。

c和d不符合我的选择标的,所以就不考虑了,哪怕它的价位再低。

e是必须要重点防范的。我全资买一只股票,如果遇上这种情况就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尽管风险巨大,我还是坚定地排除了发生的可能性。

24,认人不认公司

如果说我选对了IGG,这是至关重要的原因。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你怎么评估一个人,尤其是评估一个经营者?这恰恰是我的强项。

在我十年的经营者生涯中,我深知用对人,用好人的重要性,识人用人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我需要对关键的供应商进行评估;需要对公司高层管理员进行评估;需要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评估;需要对商业机构进行评估;需要对潜在的合作伙伴进行评估。长年此事评估的工作,使我在这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职业经历。

“找对人”,“找到好老板就等于找到了好的合作伙伴”,“怎样找对人”等关于“人”的话题,成了我日常对管理者进行教育,给日资企业高管上课的重要内容。

以IGG为例说明:

初次看到IGG的介绍,第一时间上网搜索了蔡宗建的资料,网上关于他的信息少之又少,大概就是以下几条:

①老蔡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很少有人能够像他那样,做什么什么成;

②2001年做了一个游戏资讯网站,取名17173。短短的二年时间里,把页面的访问量50万做到4100万”;

③17173被卖,负气出走;

④将20多款国产端游及页游推向海外市场,全球拥有2000多万的注册用户;

⑤进军国内市场,几乎赔光了老本,2011年,IGG连员工的年终奖都没有发;

⑥2012年与脸书合作推出(Galaxy Onkine2),扭亏为盈;

⑦2013年投入移动游戏市场,推出9款游戏,同年10月,带领IGG在港交所上市。

当时,有关蔡宗建和IGG的信息就这么点。如果你是一个投资者,你看到了这些信息会不会投资IGG呢?

我为什么就投了呢?就是因为我看到了最重要的、最值得投资的关键点③和⑤。原因何在?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与多位濒临倒闭,东山再起,或负气出走,另立门户的老板有过深度接触。但凡能够在命悬一线之际最新站起来的老板,他们都具有一个共通的特征: 先人后己,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人格特征。

所谓先人后己就是,即使破产也要把员工的工资发了,债还了;

所谓忍辱负重就是,默默承受委屈、嘲讽、蔑视、不公正的对待;

所谓卧薪尝胆就是,不怕输,不放弃,乐观,从头再来。

看看今天的IGG,业绩如此向好,如此善待股民和员工,也许印证了我的“职业经历”投资是对的。

我不关心蔡宗建的技术造诣有多高。一是不懂游戏,无法评估;二是每个上市公司的老板,个个身怀绝技,否则怎么能够做到上市呢?单凭这一点不具有稀缺性,打动不了我。

假如我在网上没有找到③和⑤这二条有关蔡宗建曾经出走和失败的信息,可能就与IGG擦肩而过了。

25,成功可以复制

我为什么认为IGG可以复制成功呢?也是源于自己的职业经历。我管理的都是5-6000人的大企业,因此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十分强调企业的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如生产,工艺,开发,品管,计划等,都必须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最终达到可复制。

广东地区外资企业员工的流动率是很高的,有时候一个月要高达10%。也就是说,一年下来员工可能要重新换一批。这对于工厂的运作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事。迫于压力,我逼着每一个管理者,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做到可复制,目的也在于此。

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对管理者说,“你的部门管理得好不好,不是看你在的时候,而是看你离开的时候”;

“可复制的成功,是你功劳;不可复制的成功,是你的罪过”。

所以说,“可复制”已经成了渗透到我血液中的管理理念。

以IGG为例说明:

我不懂游戏,更不会体验游戏的玩法。再则,在2014年的时候网上关于IGG的游戏介绍并不多,我怎么就敢而且是全资押宝在“下一个游戏成功”上呢?

城堡争霸的成功给了我下注的勇气,但仅仅是一款城堡争霸,还不至于让我压上全部身家性命。

蔡宗建创立17173的成功;向海外推出20多款游戏,注册用户达到2000多万;与脸书合作扭亏为盈;转战手游市场,推出爆款城堡争霸;这一系列的不起眼的积小胜为大胜的成功,让我看到了蔡先生和IGG在产品开发和市场运作上的潜力,求证了下一个游戏成功的一种逻辑关系。这才是我全仓IGG的理由。

如果三年前,这些不起眼的游戏已经成为爆款,股价高高在上,就像今天一样,恐怕我会望而却步。

我在11元附近买入IGG,已经不是因为“下一个游戏的成功”,而是因为“可以复制成功”。依据就是目前爆款的王国纪元。

有网友质疑:“三年前全仓的IGG是一种赌博,只是现在你赢了而已。这不是投资”。

我不懂游戏,也从未去过IGG公司考察,单凭自己的定性判断全仓买入确实有风险,说我运气好也不过分。的确,我最大的运气就是,蔡先生和IGG没有让我失望。

如果下一次有机会与无股兄一起去IGG调研的话,我已经确定了调研的课题:

IGG是否可以复制成功?

如果IGG再慷慨一些的话,安排蔡先生和许先生与我们见面,我将不胜荣幸,感激之至。

最后,在此重复一句我写过的话:

“回调是获利驱动,不是业绩所致;上涨是业绩驱动,但业绩无法持续驱动上涨,回调是必然的。”

谢谢各位!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之见,不构成如何投资建议。(编辑:曹柳萍)

本文节选自“雪球”,作者小小岩石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