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通胀上升期将比预期的更长

作者: 万得资讯 2021-06-22 20:44:03
今年年初以来,通胀的回归及其对主要央行应对机制的影响一直主导着金融市场。高通胀或者对高通胀的担忧持续的时间越长,暂时性通胀变成永久性通胀的风险就越高。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今年年初以来,通胀的回归及其对主要央行应对机制的影响一直主导着金融市场。高通胀或者对高通胀的担忧持续的时间越长,暂时性通胀变成永久性通胀的风险就越高。虽然荷兰国际集团(ING)的经济学家们同意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对于通胀跳升是暂时的说法,但他们认为这一过程将会比之前预期的更长、更具波动。

未来几季通胀仍面临上行压力

美国的总体通胀率目前为5%,欧元区为2%,但通胀率不会在这一水平停留。ING表示,所有可能推动通胀的因素目前都在发挥作用,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应链中断、生产瓶颈、经济重启后的商品涨价,在欧元区,还有德国在增值税问题上的逆转。“成本推动型通胀在美国如火如荼,欧元区应该也会在短期内加速。”

ING指出,美国和欧元区的生产者价格预期目前均接近历史高位。生产者价格的上涨传导至消费者价格通常需要6-12个月。在当前情况下,无论在美国还是欧元区,制造业积压的大量订单以及消费者的现金充裕表明,生产成本的增加很有可能被大幅转嫁至消费端。此外,随着夏休季和经济进一步重启,零售和服务业的价格可能进一步回升。当前经济重新开放与去年封锁时期的比较则会加剧同比通胀率。对欧元区而言,通胀目前仍主要受基数效应推动,而美国的三个月通胀也已出现强劲增长。“未来几个季度的高通胀似乎是肯定的。”

(图片来源:ING)

ING称,上述这些情况表明,高通胀水平将是“暂时的”,但这一过渡期可能比之前预期的更长。即使某些一次性因素的影响在明年同比通胀中消退,PPI传导的滞后效应以及与封锁相关的价格波动仍有可能影响到2022年的通胀。

ING认为,2022年通胀的最终驱动因素可能是住房成本。在美国,主要住所租金和业主等价租金(前者衡量房客支付的房租,后者是假设房主租自己的房子要付的租金)占CPI权重的三分之一,鉴于租金通常一年只变动一次,美国住房成本持续的上行压力可能仍会在通胀数据中体现。在欧元区,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包括租金,但不包括估算的住房成本。由于大约60%的欧元区家庭是房主,他们不支付租金成本,因此可以说住房成本没有正确地反映在欧元区的通胀指标中。

工资-价格螺旋正在形成?

主要央行已明确表示,他们愿意无视短暂的通胀,而且过早收紧货币政策扼杀经济复苏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央行的目光将集中在劳动力市场、工资以及任何的工资-价格螺旋迹象上。

在美国,就业人数从峰值到谷值下降了超过2200万人,但从2020年5月开始迅速复苏。此后,就业增长有所放缓,就业人数仍比疫情暴发前的水平低763万。ING表示:“我们强烈怀疑,最近就业数据令人失望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工人,而不是需求不足。”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公司称他们无法填补空缺岗位,最新的美联储褐皮书也承认工人供应不足。

ING预计,美国劳动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可能不会在三、四个月之内得到缓解,这或使短期内就业增长保持相对低迷的状态。ING称,这并不意味着需求消失,只不过那些想要扩张和发展的公司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员工。美国5月平均工资环比增长0.5%,升幅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0.2%,这可能提供了一些就业成本上升的早期证据。若工资现在也出现上涨,推动成本同步增加,而公司考虑转嫁这些成本,这可能意味着通胀将在更长时间内保持在较高水平。更高的工资也会提升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因此,不能排除美国出现工资-价格螺旋。”

在欧元区,鉴于休假计划发挥的关键作用,劳动力市场的情况略有不同。ING认为,欧元区劳动力市场的闲置程度远高于失业率所显示的程度。由于欧元区经济复苏迟滞,该地区熟练工短缺的问题目前可能没有美国那么紧迫。

ING解释道,随着零售、酒店和休闲服务业重新开放,欧元区可能会出现熟练工暂时短缺的情况。然而,如果人们从休假计划回归到全职工作,这种短缺将被填补,除非其他行业有新的就业岗位。此外,酒店业人员的短期短缺可能被一年多来一直在劳动力市场观望的年轻人填补。

“展望未来,劳动力市场限制,以及欧元区经济要到2022年中期才会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都不利于工资大幅增长,”ING称。即使在危机之前,许多欧元区国家失业率处在纪录低位时,欧元区工资增速也仅达到2.5%左右。不过,考虑到通胀与集体工资协议之间的密切联系,欧元区工资仍有望温和增长,增幅或将超过2%。

除了上述趋势之外,ING认为,供应链的去全球化、保护主义和区域化也可能会推高价格水平。“未来几年,全球化和数字化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编选自“万得资讯”;智通财经编辑:陈诗烨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