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点评:金融对外开放更进一步,未来或推广至更大范围

作者: 中信证券 2020-06-30 08:40:04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

本文来源“中信证券研究”。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将倒逼内地银行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客户禀赋优秀、积极转型的银行有望突围。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门金融管理局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进一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居民个人跨境投资便利化。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试点,稳妥开放跨境理财业务

“跨境理财通”业务要点包括:

1)实现双向开放:“跨境理财通”包括“南向通”及“北向通”,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居民可通过“南向通”购买港澳银行理财产品,港澳地区居民可通过“北向通”购买内地银行理财产品。

2)资金闭环划归:“北向通”和“南向通”资金通过账户一一绑定、封闭管理,资金汇划使用人民币跨境结算,资金兑换在离岸市场完成。

3)实施额度管理:“北向通”和“南向通”业务仅限于购买合资格的投资产品,对跨境资金流动实行总额度和单个投资者额度管理。

4)正式落地有望提速:参考2014年4月股票市场互联互通试点获批,2014年11月沪港通交易启动,2016年12月深港通交易启动。今年以来金融对外开放提速,预计此次“跨境理财通”最快于下半年落地。

金融对外开放更进一步,未来或推广至更大范围

2019年7月金稳委发布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以来,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推进,包括:

1)开放海外信用评级公司准入:标普、惠誉进入国内信用评级市场;

2)将证券、基金、期货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时点提前至2020年:瑞银、摩根大通、野村、摩根士丹利获得合资证券控股权,摩根士丹利成为大摩华鑫基金第一大股东,摩根大通期货成为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

3)允许境外资管与中资银行子公司成立合资资管:东方汇理资管与中银理财合作筹建中外合资理财公司;

4)放宽外资保险公司准入条件:友邦全资持股的寿险子公司获批;

5)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德意志银行(中国)及法国巴黎银行(中国)获得首批牌照;

6)开放支付行业准入:美国运通公司旗下连通公司获得清算牌照。未来金融对外开放将包括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保险公司,并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

财富管理行业竞争加剧,产品趋于多元化

1)财富管理行业竞争加剧:“跨境理财通”试点开通后,财富管理行业参与者增加,对银行渠道销售、客户服务、产品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2)财富管理产品多元化:目前国内理财产品以固收及“固收+”产品为主,开放试点后投资者可选择多层次、多市场金融产品,投资范围得到拓展。

内地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资产配置能力是关键

相对于港澳地区银行,内地银行具备客户资源禀赋,资产配置稍显不足。我们认为:

1)对内地银行短期冲击有限:内地银行仍然具备客户和渠道优势,短期内对内地银行理财业务冲击有限。

2)中长期需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内地银行需增强专业化投研能力,构建满足多层次客户需求的产品体系。

3)头部机构有望突围:试点开放后,理财业务转型积极、资产配置能力较强的银行有望借助渠道优势,应对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保持市场份额。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观点:

“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将倒逼内地银行加强资产配置能力,客户禀赋优秀、积极转型的银行有望突围。近期银行股表现平稳,市场仍在等待后续催化剂的出现。

个股配置遵循两条主线:

1)阿尔法逻辑,底仓思路,即优选具备特色商业模式及可持续客户、业务模式和盈利趋势的银行,如招商银行(03968)、常熟银行、平安银行;

2)贝塔逻辑,以受益行业风险预期修复的低估值高弹性银行为弹性品种,如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

港股关注股息率较高、具有流动性优势、盈利稳定的公司,包括工商银行(01398)、建设银行(00939)和邮储银行(01658)。(编辑:刘瑞)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