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互联网金融要走普惠路线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村里人就你家最有钱,大家一定会把地主剁了,如果大家都有钱,你稍微多一点,可能问题不是太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村里人就你家最有钱,大家一定会把地主剁了,如果大家都有钱,你稍微多一点,可能问题不是太大。”

马云出席上海外滩国际金融峰会时如上表示,他认为,互联网金融成功的三大要素,一个是数据的丰富度,既要有社交数据,又要有电商数据;第二要建立强大的信用体系,没有信用体系建设,做不到两三分钟内发放信用贷款;第三是基于大数据的风控体系,并不是基于IT技术的风控。

他强调,互联网金融要走普惠金融路线,不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蚂蚁金服将把其数据处理、风控能力与其他公司一同共享,只有这样,蚂蚁金服才能成为真正的普惠金融,促进社会进步。

U5403P31DT20151001085617.jpg

马云表示,蚂蚁金服的核心思想是把数据风控、获得数据、处理数据等能力,特别是信用能力,必须进行普惠,跟其他所有的金融公司共享,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蚂蚁(金服)成为真正的普惠,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他认为,过去三十年,传统经济过程中解决“二八理论”,金融机构只要服务好20%的大型企业和机构,能够带动80%的成长。普惠金融要解决的是“八二理论”,即如何支持80%没有得到支持的中小企业、消费者。“二八”和“八二”,就是普惠,你普及的是20%的人还是80%的人”。

以下为马云发言实录:

今天讲新金融,普惠金融,我的理解就是解决了八二理论。原来传统经济过程中解决二八,就是金融机构只要服务好20%的大型企业,大型机构能够带动80%的成长——过去30年中国这么做。普惠金融要解决的,就是八二理论——如何支持80%没有得到支持的中小企业、消费者。所以二八和八二,我看来简单讲,就是普惠——你普及的是20%的人还是80%的人。

第二大家都讲互联网金融,也是在这个论坛上提出了互联网金融,那时候是编出来的。

是不是互联网金融,要有三个必备要素,这三个必备要素,有了未必做得好,但没有,肯定做不好。

第一是数据,数据的关键不在于是社交的好还是电商的好还是O2O的好,关键在于丰富度。要有社交,也要有电商,也要跟电商似乎毫无关系的数据。数据的丰富度、广度、厚度极其关键。没有数据做互联网金融,我认为是胡说八道。

第二,要解决普惠的80%,要建立一个强大的信用体系的建设。这个信用体系必须基于数据,跟传统的信用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信用体系的建设,几乎没办法做到两三分钟放贷款。

第三,就是基于大数据的风控体系,而不是基于IT的风控体系。

jack.jpg

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你这家公司是否具备做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能力。数据能力,数据不仅要有丰富度,更要有计算处理能力,第二,基于数据的信用体系建设,第三,基于数据的风控体系。三个体系具备的情况下,称之为具备了做互联网金融的条件。

刚才有同事讲了几家P2P,认为具备这三个的,屈指可数,几乎没有。另外我听大家交流,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传统金融更多想的办法是找到痛点,解决痛点,而新金融要找到的是创造,发现那些可有可无的需求,创造发现新的需求。

传统金融讲的很多问题是发现客户痛点,解决痛点,而我们的角度,是创造和发现那些可有可无的需求。简单理解,“消费”,消,就是可以消耗的东西,费,就是可以浪费的东西,这两个字如果让政府干,比较难,但是都是在以市场和企业驱动,可能比较好一点。

我们蚂蚁的思考,我们觉得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前20年左右,基本是技术公司的角逐,大家对技术的角逐,包括对计算的技术、数据的技术、风控的技术,这是我们做平台的思考。所以做平台的,真不会太多,大公司一定不会很多。小公司一定会层出不穷。所以如果你是一家平台公司,第一使命是帮助别人成功。

今天蚂蚁金服的核心思想是把数据风控能力、获得数据的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特别是信用能力,必须进行普惠,跟其他所有的金融公司共享,不是分享,分享跟共享,是有差异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蚂蚁变成真正的普惠,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任何单一一家公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是村里就你最有钱,一定会把这个地主给剁了,所以要大家都有钱,你稍微多一点点,可能问题不是太大。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