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罗氏达成超20亿美元合作,盘点信达生物-B(01801)创立十年来有哪些新药开发合作伙伴

作者: 医药观澜 2020-06-10 08:56:39
信达生物(01801)宣布与罗氏(RHHBY.US)达成研发战略合作,涵盖多个肿瘤细胞治疗和双特异性抗体。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医药观澜”。

昨日,信达生物(01801)宣布与罗氏(RHHBY.US)达成研发战略合作,涵盖多个肿瘤细胞治疗和双特异性抗体。值得一提的是,这是继信达生物与礼来(Eli Lilly and Company)达成两次总金额超过15亿美元的全面合作之后,又一宗大额对外合作。据悉,信达生物已与中国境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包括和黄医药、微芯生物、Incyte、Adimab等。今日,我们就来盘点信达生物自成立以来所达成的各项合作。

image.png

1.罗氏

信达生物与罗氏的合作将聚焦于研究、临床开发和商业化多个双特异性抗体和细胞治疗产品,这些产品将直接用于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治疗。根据合作条款,信达生物将为其使用罗氏技术开发2:1双特异性T细胞抗体和通用型CAR-T平台而支付一定金额的首付款、开发和商业里程碑款以及产品销售提成。信达生物将负责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罗氏保留对这些产品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开发和商业化权益的独家回购选择权。

如罗氏行使其全部选择权,则将向信达生物支付总计1.4亿美元款项,以及,如果所有产品均成功开发及商业化,支付产品开发、获批和销售等总计约19.6亿美元的里程碑款项,此外还将支付每个产品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2.礼来

信达生物和礼来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5年3月,双方就达成了战略联盟,计划在未来的十年里合作推出至少三种潜在肿瘤治疗药物,这项合作亦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制药企业与大型医药企业之间最大的合作之一。2015年10月,双方扩展合作,在已建立的药物开发合作,增加三个肿瘤免疫治疗双特异性抗体药物。2019年8月,信达生物和礼来再次达成合作,在中国共同开发和商业化礼来的一款在研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和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IBI362(OXM3)。

目前,双方的合作已初现成果。两家公司合作开发的PD-1单克隆抗体达伯舒(信迪利单抗)已于2018年12月在中国获批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2019年3月,达伯舒成功上市,并在同年11月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成为了唯一一个进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的PD-1抑制剂。根据信达生物新2019年财报,达伯舒在商业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创造了10.159亿元的销售收入,成为了中国上市第一年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此外,信达生物与礼来共同开发的全球首创抗PD-1/PD-L1双特异性抗体IBI318、GLP-1R/ GCGR双重激动剂IBI362均已在中国获批临床。

3.Incyte公司

2018年12月,信达生物与美国Incyte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和独家授权许可协议,推进pemigatinib(FGFR1/2/3抑制剂)、itacitinib(JAK1抑制剂)及parsaclisib(PI3Kδ抑制剂)的单药或联合治疗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

根据合作协议的规定,信达生物将先支付Incyte公司4000万美元的首付款,预计2019年信达生物在中国首次递交新药申请后还将支付2000万美元作为第二笔现金付款给Incyte。此外,Incyte将有资格获得高达1.29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以及高达2.025亿美元的潜在商业里程碑付款。

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公示信息显示,上述三款药物均已在中国获批临床研究,针对的适应症分别为胆管癌(pemigatinib)、复发/难治滤泡性淋巴瘤和边缘区淋巴瘤(parsaclisib)、移植物抗宿主病(itacitinib)。

4.Alectoron公司

2020年3月,信达生物与Alectoron公司达成合作,信达生物获得Alector用于治疗肿瘤的新型抗SIRP-alpha抗体(AL008)在中国(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开发和商业化的权益。根据协议条款,信达生物将主导AL008在中国的开发和商业化,包括产品生产,Alector将主导AL008在中国境外的开发。

AL008是由Alector研发的新型抗SIRP-alpha抗体,靶向SIRP-α/CD47信号通路,该信号通路被肿瘤广泛用于逃脱天然免疫系统的攻击。AL008是全球首创的具有独特双机理的SIRP-alpha抑制剂,一方面,AL008并非直接阻断SIRP-alpha与CD47的结合,而是通过刺激巨噬细胞上的SIRP-alpha内吞和降解来降低SIRP-alpha/CD47通路信号,解除免疫抑制;另一方面,AL008的Fc端可以结合激活型的Fc gamma受体来进一步提高肿瘤免疫反应,达到抑制肿瘤目的。

5.Adimab公司

信达生物与美国Adimab公司最早在2013年达成合作,利用Adimab的抗体发现和优化平台针对信达生物选定的靶点开发出治疗抗体。若开发成功,信达生物将负责在中国进行商业化,Adimab将负责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地区进行商业化。

2016年6月,双方又就双特异性抗体开发扩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合作协议,未来3年里,Adimab将利用其专有的、基于酵母开发平台来生产免疫球蛋白(IgGs)和信达生物筛选的多种靶点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信达生物则保留这些治疗产品在全球商业化的权利。

信达生物与Adimab的合作也颇有收获。信达生物与礼来公司在2015年10月达成合作的三个双特异性抗体中,有一个就来自与Adimab的合作产品。

image.png

▲图片来源:Pexel

6.圣诺制药

2018年1月,信达生物与圣诺制药达成临床研究战略合作,在美国共同开展利用信达生物制药的PD-1抗体药物信迪利单抗和圣诺制药的RNAi候选药物STP705联合治疗肿瘤(如肝细胞癌和胆管癌等)的临床研究。根据公告,此次合作是首次将RNAi候选药物与已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抗体药物联合用于肝癌治疗的探索。STP705在中国均已获批临床,还曾获得美国FDA授予的治疗胆管癌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罕见病药物资格。

7.和黄医药

2018年11月,信达生物与和黄中国医药科技(Chi-Med)旗下的创新药物研发平台和记黄埔医药达成全球临床合作,评估信达生物PD-1单抗信迪利单抗与和记黄埔医药小分子抑制剂呋喹替尼联合治疗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根据协议条款,信达生物与和记黄埔医药将在中国和美国对实体瘤中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进行共同探索和开发。

2019年10月,两家公司再次宣布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全球临床合作,共同评估信迪利单抗与索凡替尼联合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索凡替尼是和记黄埔医药旗下一款新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抑制剂,同时抑制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

8.盛诺基医药

2019年8月,信达生物宣布与盛诺基医药达成一项临床研究合作,将在中国启动评估SNG1005和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用药的临床开发,拟开发的适应症为晚期癌症。SNG1005是盛诺基医药从中国境外引进的一款产品,由紫杉醇分子与经特殊设计的氨基酸短肽偶联得到。据悉,SNG1005的3期临床方案已获美国FDA批准,其在中国申请的针对乳腺癌脑转移的2/3期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NMPA批准。

9.微芯生物

2019年2月,信达生物与微芯生物达成一项临床研究合作,评估微芯生物亚型选择性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选择性抑制剂西达本胺与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和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IBI305)联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存在显著的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不同靶向作用机制药物的合理组合应用,可能是满足此类临床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10.MD Anderson癌症中心

2020年5月,信达生物与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共同宣布开展一项战略合作,双方将在美国联合开发信迪利单抗用于治疗多种罕见癌症。根据协议,信达生物和MD Anderson癌症中心将共同承担信迪利单抗的开发费用,其中可能包括MD Anderson癌症中心开展的多项临床研究。MD Anderson癌症中心计划开发一种方法,在信迪利单抗于美国获批治疗罕见癌症后,允许其将收到的销售提成用于资助无医疗保险患者。

除此之外,根据信达生物官网,该公司还与韩美(Hanmi)、驯鹿医疗、Coherus等公司达成合作,不过官网并未公开合作详情。祝贺信达生物今日达成新合作,期待后续能开发出更多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的创新疗法。

(编辑:郑雅郡)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