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上市快跑与“败走”中国

上市,对Airbnb来说不是个新鲜的话题,2019年也许是兑现承诺的一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点”。

上市,对Airbnb来说是个不新鲜的话题,这个国际在线短租巨头在2017年已经对外放声有IPO计划,此后还透露要在2020年之前实现上市。

如今又有新的说法,据媒体报道,Airbnb首席执行官 Brian Chesky(布莱恩·切斯基)在接受采访时表态,公司正在做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IPO。

“从那之后的任何时间点,你们都有可能会看到我们。”这位首席执行官这样表示。不过,关于具体上市时间,意向融资规模以及公司估值等其他信息,他并没有披露。

Airbnb成立于2008年,是全球最大的短租在线服务商,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较为外界熟知的是,另一家在线网约车企业Uber总部也位于旧金山,也是在今年提交IPO申请。

携带着共享经济新概念,这两家旧金山企业分别在2013年与2015年进入中国市场。不过走的路线不太一样,后来的命运也不太一样。

在烧掉20亿美元之后,Uber被滴滴合并,从此退出中国舞台;Airbnb经过两年不温不火的发展后,开始加码中国市场。

只不过,以途家、小猪短租为代表的本土短租平台还在不停跑马圈地,它们并没有给外来者留下太多的喘息机会。想要复制海外成功经验,Airbnb道阻且长。

Airbnb上市快跑

“伟大的想法一开始听起来很傻。”Airbnb的前身是Airbedandbreakfast.com,顾名思义,就是“空气床+早餐”,来源于两位创始人的奇思妙想。

从全球最负盛名的艺术和设计学院之一的罗德岛设计学院毕业之后,Brian Chesky和他的好友Joe Gebbia来到了旧金山创业。那时,他们没有稳定的全职工作,突然增长的房租让这两位年轻人迫切需要找到快速获得现金的方法。

恰好,一个北美工业设计会议在旧金山举行,吸引了大批的工业设计师前来参与,附近的酒店很快就被预订一空,当然还有很多设计师可能还没订上房。

“这些设计师来开会总要找地方住”,Brian Chesky心想。但这两位年轻的设计师没有钱,只有三张充气床,“设计师的床和早餐”——为其他来参会设计师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这个想法应运而生。

这是Airbnb的雏形,但此后的发展也称不上顺利,在Chesky和Gebbia的创业故事里,除了最初的“床+早餐”,为了筹措资金,还有为人熟知针对2008年美国大选的两位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设计的“政治麦片”。

直至2009年,这家初创企业吸引了硅谷著名创业投资及加速器 Y Combinator的注意,拿到了2万美元的融资,在Y Combinator的帮助下,Airbnb才真正迈开了发展的步伐。

2017年3月,Airbnb完成了新一轮10亿美元的融资,至此,Airbnb自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近十轮、金额逾40亿美元的巨额融资,外界盛传其总估值高达310亿美元。

也就是在这一年,Airbnb实现了首次盈利。据媒体报道,2017年Airbnb实现利润9300万美元,营收26亿美元。Brian Chesky开始对外表态,Airbnb上市流程的周期约为2年,可能会在2018年上市。

到了2018年2月份,Airbnb首席财务官宣布离职,业内普遍这将会导致IPO进程受到影响。果不其然,在这一年里,Airbnb并没有兑现上市的承诺。

不过,在这一年接受媒体采访时,Airbnb联合创始人、中国区主席柏思齐也曾提及上市的画图:“Airbnb IPO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投资者,而是来自于员工和房东,尤其是持有公司股份的大部分员工。”

上市,初创企业员工最大的期盼。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此前Chesky曾向员工承诺,将在2020年部分员工的股票奖励到期之前,让公司实现IPO。

2019年也许是兑现承诺的一年。今年一月份,Airbnb就对外表示,不包括某些费用在内,该公司已经在2018年实现连续第二年盈利,目前正在准备IPO,并任命最新的财务官。

中国市场“入乡随俗”

与Uber一样,企业不断扩大的过程中,中国这个拥有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巨大蛋糕自然也不能错过。在Uber进行烧钱大战的2015年,Airbnb宣布正式入华。

在前两年,Airbnb将拓展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出境游客的海外住宿市场上,因此与它在全球的知名度相比,这家国际短租巨头在国内存在感微弱,只闻空响不见水花。

更为重要的是,Airbnb的盈利模式延续着美国的习惯。一方面,它们对房东收取3%的预订费,另一方面对房客收取的6%-12%的服务费。但在中国,消费者并不习惯为额外的服务费买单。

再加上Airbnb较为糟糕的在线预订体验以及缓慢的公关回应,林林总总,这家入华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在诸多方面呈现出水土不服的现象。

转折点出现在2017年,在3月寒意未退的上海,Airbnb举行媒体发布会,首次将英文名汉化为爱彼迎,Airbnb宣布进入中国市场两年来首推中文名字,

与此同时,Airbnb宣布扩充中国本土团队,为了更贴合中国消费者手机移动化的预定方式,Airbnb接入微信、支付宝支付方式。

推动本土化的政策还在进一步深入,半年后,Airbnb宣布调整中国区服务费率,将房东的服务费率从3%上调至10%,租客服务费率从平均13%下调为0,一改以往房费+服务费的显示方式,直接显示房费即最终费用。

Airbnb在一步步“入乡随俗”,但本土短租平台带来的挑战也在加剧。在2017年,并购了蚂蚁短租和携程系的公寓民宿业务的途家,房源量达到了80万;小猪短租也拥有了15万套房源,Airbnb仅有8万余套房源。

新的角逐力量也在不断杀入,爱彼迎前全球副总裁葛宏创办了民宿预订平台“悦宿”,王兴带领着美团,创立榛果民宿,似乎又想在短租市场进行一番拼杀。

Airbnb做出的应对策略是组建更为多元化的本土团队,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到,中国是Airbnb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唯一一个拥有独立的运营团队和产品团队的市场。

同时,Airbnb还将客源市场下沉到二三线城市。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Airbnb中国国内业务增长近3倍,增长最快的客源市场为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天津、长沙、苏州等。

不过,过快地增长同样暴露出管理上的弱点,最新的新闻报道称,在青岛一家Airbnb民宿中,住客在无线路由器内发现摄像头。

尽管Airbnb回应称对任何侵犯隐私的行为秉持零容忍,并已永久性移除涉事房源,但大众的顾虑似乎仍未消除。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