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海外宏观24年展望:迎接高利率挑战

作者: 智通财经 李佛 2023-11-08 10:17:32
2023年美国经济展现较强韧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短期来看,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下降,短端利率上行空间有限,有利风险偏好改善。中期来看,投资者对通胀和名义GDP增长的预期抬升,长端利率居高不下,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对非美经济体而言,短期内资本外流缓解,本币汇率贬值压力降低,但对于金融周期与美国不同步的国家,明年仍需防范内、外部风险共振。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2023年美国经济展现较强韧性,尽管美联储持续加息,部分银行破产倒闭,但居民和企业部门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经济活动继续扩张。美国无风险利率大幅上行,美债10年期收益率一度达到5%。

展望2024年,全球宏观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应对高美元利率。

过去十年美国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政策当局和投资者适应了低利率环境,对高利率下的风险和挑战比较陌生。如今利率大幅上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对经济金融会带来哪些影响?这或许是思考明年全球经济的一个关键点。

从宏观上讲,利率上升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经济潜在增速抬升,比如科技进步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带来长期实际利率上升。另一种是经济潜在增速变化不大,但短期总需求强劲扩张,带来实际利率上升。但这种上升不可持续,未来需求放缓,利率终将下降。当前美国是哪种情况?市场有很多争论,倾向后者的可能性更高,即利率的上升主要由需求主导,未来会回落,不确定性在于回落的时间和速度有多快。

具体到明年,在利率锁定等因素支撑下,美国经济上半年仍将保持韧性,下半年货币紧缩的滞后效果进一步显现,需求会有更明显的放缓。实际利率上半年维持高位,下半年回落压力增大。受益于基数效应,明年美国通胀有望继续下行,但近几年人口老龄化、政府干预经济、地缘冲突频发、逆全球化等不利供给的因素增多,这意味着通胀持续时间会更久。长期来看,美国通胀中枢或系统性抬升。

这些变化带来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货币政策在增长与通胀之间将更加难以取舍,为压低通胀所需付出的经济损失会更多。明年美联储的首要目标是引导经济软着陆,货币政策既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为了降低衰退风险,可能需要提高通胀容忍度。基准情形下,美联储在明年上半年保持现有的利率水平,下半年转向降息。中期来看,美联储或上调通胀目标。

上述情形对资本市场有何含义?

短期来看,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必要性下降,短端利率上行空间有限,有利风险偏好改善。中期来看,投资者对通胀和名义GDP增长的预期抬升,长端利率居高不下,收益率曲线陡峭化。对非美经济体而言,短期内资本外流缓解,本币汇率贬值压力降低,但对于金融周期与美国不同步的国家,明年仍需防范内、外部风险共振。

预测方面,对2024年美国经济有三个情景假设:

1)基准情形(60%):劳动力市场冷却但不会恶化,房地产投资企稳,制造业补库存,经济总需求与通胀小幅放缓。2024年GDP增长1.6%,走势前高后低,Q4 CPI通胀在3.0%左右。

2)滞胀(25%):地缘政治冲突升温,全球能源价格维持高位,经济总需求受到明显抑制,通胀居高不下,2024年GDP增长0.5%,Q4 CPI通胀仍有4.0%。

3)衰退(15%):美联储紧缩过度引发金融风险暴露,资产价格大幅下跌,经济需求萎缩,通胀压力骤降,2024年GDP增长0%,Q4 CPI通胀下降至2.0%。

智通声明: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智通财经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更多最新最全港美股资讯,请点击下载智通财经App
分享
微信
分享
QQ
分享
微博
收藏